时间: 2025-05-02 12:37:5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2:37:52
水仙子·春风骄马五陵儿
作者: 马致远 〔元代〕
春风骄马五陵儿,
暖日西湖三月时,
管弦触水莺花市。
不知音不到此,
宜歌宜酒宜诗。
山过雨颦眉黛,
柳拖烟堆鬓丝,
可喜杀睡足的西施。
春风中骏马奔腾的五陵儿,
温暖的阳光洒在西湖,正是三月时节,
管弦乐器声在水面上荡漾,花市中莺歌燕舞。
不知音乐在此无法传达,
正适合唱歌、饮酒和吟诗。
山间雨过,黛眉微蹙,
柳枝轻拂,烟雾缭绕于鬓发,
真是让人欢喜的西施醒来后,神采奕奕。
作者介绍:马致远,元代杂剧作家和诗人,以其抒情诗和戏曲闻名。其作品风格清新脱俗,常以自然景观和人情世态为题材。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春天,描绘了春日的美好景象,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享受。社会环境上,元代是一个文化繁荣的时期,文人们常常以酒会友,吟诗作对。
《水仙子·春风骄马五陵儿》是一首表现春日生机与欢快情绪的词作。诗中通过生动的自然景观描绘,展现了春天的美丽和人们的欢愉。春风、暖日、西湖、莺花等意象交织在一起,传达出一种清新而愉悦的氛围。
诗的开头,诗人以“春风骄马五陵儿”引入,生动地表现出年轻人的活力与朝气,接着描绘出“暖日西湖三月时”的景象,进一步营造出春日的温暖气息。随着“管弦触水莺花市”的描写,诗人将听觉与视觉结合,描绘出热闹的市集场景,充分展现了春天的繁华与欢快。
在后半部分,诗人写道“不知音不到此,宜歌宜酒宜诗”,表达了人生的乐趣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借助“山过雨颦眉黛,柳拖烟堆鬓丝”的描写,诗人将自然景象与人的情感相结合,创造出一种愁绪与美的对比,表现出一种细腻的情感。
最后以“可喜杀睡足的西施”收尾,带有一丝调侃与幽默的色彩,同时也引发人们对美的向往与追求。在整体上,这首词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描绘,展现了春日的生机与人们对生活的热爱,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与艺术魅力。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歌表达了对春天的赞美和对生活美好的向往,传递出欢快、轻松的情感基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西湖”在诗里象征什么?
“可喜杀睡足的西施”中“西施”主要代表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