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效崔国辅体四首》

时间: 2025-04-27 15:34:48

诗句

澹月照中庭,海棠花自落。

独立俯闲阶,风动秋千索。

雨后碧苔院,霜来红叶楼。

闲阶上斜日,鹦鹉伴人愁。

酒力滋睡眸,卤莽闻街鼓。

欲明天更寒,东风打窗雨。

罗幕生春寒,绣窗愁未眠。

南湖一夜雨,应湿采莲船。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5:34:48

原文展示:

效崔国辅体四首
韩偓

澹月照中庭,海棠花自落。
独立俯闲阶,风动秋千索。
雨后碧苔院,霜来红叶楼。
闲阶上斜日,鹦鹉伴人愁。
酒力滋睡眸,卤莽闻街鼓。
欲明天更寒,东风打窗雨。
罗幕生春寒,绣窗愁未眠。
南湖一夜雨,应湿采莲船。

白话文翻译:

月光淡淡地照耀着中庭,海棠花自然而然地凋落。
我独自站在台阶上,俯瞩着空闲的庭院,风摇动着秋千的绳索。
雨后,院子里的碧苔显得格外清新,霜降临时红叶在楼上显得愈加分外。
斜阳洒在闲暇的台阶上,鹦鹉陪伴着我,增添了几分愁绪。
酒意渐浓,眼睛开始迷蒙,隐约听到街上传来的鼓声。
我想明天的天气会更冷,东风敲打着窗户,带来了雨声。
罗幕之下,春寒袭来,绣窗前我未曾入眠,心中满是愁苦。
南湖一夜的雨,想必湿透了采莲的船只。

注释:

  • 澹月:淡薄的月光。
  • 海棠花:一种花,象征着美丽与凋零。
  • 闲阶:空闲的台阶,象征闲适。
  • 鹦鹉:鸟类,多为象征友伴。
  • 酒力:酒的影响,指醉意。
  • 卤莽:形容粗糙或杂乱的声音。
  • 罗幕:轻薄的帷幕,常用来遮挡寒气。
  • 绣窗:装饰华丽的窗户,象征美好生活。
  • 采莲船:采莲的船只,通常与夏天的景象联系。

典故解析:

本诗未涉及明显的典故,但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愁苦,展现了个体与自然之间的密切关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韩偓(约846-约866),字道常,号孤云,唐代人,生于盛唐时期,因其诗风清新、意境悠远而受到后人推崇。韩偓的诗常以自然景观为主题,表达个人情感,风格上受崔国辅等人的影响。

创作背景:

《效崔国辅体四首》是韩偓模仿崔国辅的诗作,描绘了月夜、秋风、雨景等自然景象,反映出诗人对生活的细腻观察和内心的情感波动。

诗歌鉴赏:

本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愁苦。开篇的“澹月照中庭,海棠花自落”通过描绘月光与花落,展现出一种淡淡的哀愁和无奈,仿佛在诉说时间的流逝与美好的消逝。紧接着的“独立俯闲阶,风动秋千索”则表现了孤独的状态,诗人独自伫立,思绪万千,秋千索在风中轻轻摇动,象征着无尽的思念和期待。

“雨后碧苔院,霜来红叶楼”描绘了自然景象的变化,雨后碧苔的清新与霜降红叶的凋零形成鲜明对比,突显出季节变迁带来的孤独感。“闲阶上斜日,鹦鹉伴人愁”中,鹦鹉的存在似乎在陪伴着诗人,但它也让诗人的愁绪更加明显。

后半部分的“酒力滋睡眸”和“卤莽闻街鼓”将诗人的内心状态与外部环境紧密结合,酒意渐浓使人昏沉,而街鼓的声音又让人感到不安,暗示着即将到来的寒冷和孤独。“罗幕生春寒,绣窗愁未眠”则表现出诗人在春寒中辗转反侧、难以入眠的痛苦。最后一句“南湖一夜雨,应湿采莲船”以采莲船作为结尾,暗示着诗人的心情如同被雨水打湿的船只,飘荡无依。

整首诗在自然景象和个人情感的交织中,展现了一个孤独的心灵在面对自然变迁时的无奈与愁苦,令人感同身受。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澹月照中庭:月光淡淡地洒在庭院中,营造出一种宁静的氛围。
  2. 海棠花自落:海棠花自然地凋落,象征着美好事物的易逝。
  3. 独立俯闲阶:诗人独自伫立,俯视空闲的台阶,显现出孤独感。
  4. 风动秋千索:秋千的绳索在风中摇动,暗示着诗人内心的思绪。
  5. 雨后碧苔院:雨后,院子里的碧苔清新,反映了自然之美。
  6. 霜来红叶楼:霜降时,红叶显得愈加鲜明,象征着秋天的来临。
  7. 闲阶上斜日:斜阳洒在闲暇的台阶上,营造出一种温暖却又沉重的氛围。
  8. 鹦鹉伴人愁:鹦鹉的陪伴却未能驱散诗人的愁苦。
  9. 酒力滋睡眸:酒意渐浓,眼眸开始迷蒙,反映出诗人内心的放纵与无奈。
  10. 卤莽闻街鼓:隐约听到街上的鼓声,增加了诗人的不安感。
  11. 欲明天更寒:预感到明天的天气会更加寒冷,暗示着即将来临的孤寂。
  12. 东风打窗雨:东风带来的雨声敲打窗户,象征着外界的变化影响着内心。
  13. 罗幕生春寒:罗幕之下,春天的寒意袭来,令人感到压抑。
  14. 绣窗愁未眠:绣窗前愁苦使人难以入眠,反映了内心的惆怅。
  15. 南湖一夜雨:南湖的雨夜,暗示着外界的变化与内心的感受。
  16. 应湿采莲船:想必采莲船因雨而湿,象征着诗人心情的沉重。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海棠花自落”暗示美好的事物易逝。
  • 拟人:风动秋千索,赋予自然以情感,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
  • 对仗:全诗多处使用对仗手法,如“酒力滋睡眸,卤莽闻街鼓”,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反映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与愁苦,表现了个体在自然变化中的无奈与感伤,展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与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月光:象征着宁静与孤独。
  • 海棠花:美丽而易逝,象征青春与生命的短暂。
  • 秋千:象征着童年与无忧的时光。
  • 碧苔:清新与生命的象征。
  • 红叶:秋天的象征,体现生命的转折。
  • 鹦鹉:陪伴与愁苦的象征。
  • :放纵与无奈的象征。
  • 东风与雨:象征着外界的变化与内心的感受。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海棠花自落”主要表现了什么情感?

    • A. 喜悦
    • B. 哀愁
    • C. 希望
    • D. 愤怒
  2. 诗中提到的“东风打窗雨”意在表现什么?

    • A. 温暖的春天
    • B. 寒冷的天气
    • C. 宁静的夜晚
    • D. 欢乐的节日
  3. 诗中“闲阶上斜日”描绘了什么样的场景?

    • A. 冬季
    • B. 夏日
    • C. 秋天的午后
    • D. 春天的早晨

答案:

  1. B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月夜忆舍弟》
  • 李白《静夜思》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 韩偓 vs. 崔国辅:韩偓的诗风清新,情感细腻,而崔国辅的诗则更注重意境的深远和哲理的探讨。两者在自然景观描写上各有千秋,反映了不同的个体情感。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歌鉴赏辞典》
  • 《唐诗大辞典》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挽文魁母齐魏国夫人三首 其三 挽文魁母齐魏国夫人三首 其一 挽李行甫 夜闻风声归思浩然 挽唐如晦二首 其二 鹧鸪 夜闻风声归思浩然 晓迳 午坐后亭 文文山画像赞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天子无戏言 口字旁的字 屮字旁的字 踏破芒鞋没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 毛毛腾腾 为恶不悛 裹费 骈盛 一见如故 耒字旁的字 戏蝶游蜂 扣人心弦 音读 三撇旁的字 末结尾的成语 育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间的成语 见字旁的字 契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