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1:56:5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1:56:51
高山如逸民,不肯近人迹。
孤悄尺五天,空洞容数百。
不招龙自来,其下为窟宅。
天下待霖雨,胡为耽睡癖。
我今唤飞廉,驾汝上空碧。
吾鞭不亡施,慎勿惮劳瘠。
这座高山就像一个隐士,不愿接近人迹。
它孤寂地高耸入天,空阔得可以容纳数百人。
它不招来龙神,山下却是它的洞府。
大地上大家都在等待雨水,为什么你却沉迷于睡眠?
我现在要召唤风神,带你飞向空中的碧蓝。
我鞭策你而不失去,切记不要惧怕劳累和消瘦。
郑域,宋代诗人,其作品以清新自然、意韵深远著称。他的诗作常常描绘山水景色,表现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题灵惠》是在诗人游历灵惠山时所作,灵惠山以其高耸的山势和幽静的环境而闻名,诗人通过描绘山的孤高与人间的喧嚣,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的思考。
郑域的《题灵惠》以高山为主题,富有哲理性。诗的开篇便展现了高山的隐逸特质,仿佛在指责世人追逐名利的浮华。高山如逸民,象征着超脱世俗的志向。诗人在描绘高山的孤寂和高耸入云的壮丽时,反衬出人世的喧嚣与浮躁。尤其是“天下待霖雨,胡为耽睡癖”一句,突显出人们在期待自然恩赐的同时,沉迷于安逸的生活,体现了一种对现实的不满与反思。
接着,诗人转而召唤风神飞廉,意在借助自然的力量,突破困境,追求更高的理想。最后一句“吾鞭不亡施,慎勿惮劳瘠”则强调了努力和不懈追求的重要性,暗示在追求理想的过程中,虽然可能会受到劳累和挑战,但依然要勇敢面对。
整首诗构建了一种自然与人生的和谐关系,透过高山的形象,传达了隐逸与奋斗的双重主题,令人深思。
整首诗通过高山的孤高与隐逸,表现出对自然的敬仰和对人生的思考,同时提倡努力与追求理想的重要性,引发读者对生活态度的反思。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飞廉”指的是:
A. 一种动物
B. 风神
C. 一位历史人物
D. 一种乐器
填空题:诗中“胡为耽睡癖”是在批评人们对__的沉迷。
判断题:诗中高山的形象象征着隐士的生活。 (对 / 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