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9:41:3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9:41:35
避乱无深浅,苍黄古驿东。
草枯牛尚龁,霞湿烧微红。
时时,人愁处处同。
犹逢好时否,孤坐雪濛濛。
避乱没有深浅之分,苍黄的古驿在东边。
草已经枯黄,牛还在啃食,霞光湿润,映照出微微的红色。
每当此时,人人都在愁苦,处处都是相同的情景。
不知如今是否还能遇上好时光,独自坐在雪中,四周都是朦胧的雪影。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贯休是唐代著名的诗人,生于公元830年,卒于公元912年,字景休,号贯休。他的诗风清新脱俗,常以自然景物和个人情感为题材,作品多涉及宗教与哲理。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唐朝动荡的时代,诗人借古驿的荒凉表达对时局动荡的感慨和对故土的思念。避乱之地,既是身体的逃避,也是心灵的无处安放。
贯休的《避寇白沙驿作》展现了一幅充满愁苦和孤独的画面。诗中,古驿的苍黄景象与枯草牛啃的情形形成鲜明对比,象征着历史的沧桑与人情的冷暖。诗人在这片避难的土地上,感受到的不仅是环境的荒凉,更是人世间的无奈。
“时时,人愁处处同”,使诗歌的情感更加深厚,表达了普遍的人生苦恼。在这个乱世之中,似乎无论身处何地,人人都难逃愁苦,这种共鸣让人倍感心酸。而最后的“犹逢好时否,孤坐雪濛濛”则让人感到一种深深的孤独与无助。雪的意象不仅增添了寒冷的氛围,也象征着诗人内心的空寂与对美好时光的渴望。
整首诗情感细腻,意象丰富,引人深思,展现了贯休对时代的深刻反思与对人性的同情。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动乱时代人们共同苦恼的深刻反思,传达了在时局动荡中人们内心的孤独与对美好生活的渴望。
意象词汇:
每个意象不仅承载了自然的美感,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
诗词测试:
诗中“草枯牛尚龁”是什么意思?
A. 草长牛肥
B. 草枯牛啃
C. 牛在奔跑
诗人对“人愁”的态度是?
A. 无所谓
B. 深表同情
C. 愤怒
诗中“雪濛濛”主要传达了什么情感?
A. 喜悦
B. 孤独
C. 激动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贯休的诗相比,李白的《静夜思》同样展现了对故乡的思念,但李白的情感表达更为直接而强烈;而杜甫的《春望》则在战争的背景下,表现出对国家命运的沉痛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