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咏竹根珓子》

时间: 2025-07-26 19:51:18

诗句

出处惭林薮,才微幸一阳。

不缘怀片善,岂得近馨香。

节亦因人净,声从掷地彰。

但令筋力在,永愿报时昌。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6 19:51:18

原文展示

咏竹根珓子
作者: 贯休 〔唐代〕

出处惭林薮,才微幸一阳。
不缘怀片善,岂得近馨香。
节亦因人净,声从掷地彰。
但令筋力在,永愿报时昌。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竹根珓子的感慨。诗中提到,竹根珓子生长在林中,虽然出身卑微,却得到了阳光的照耀。它不是因为心中怀有一丝善良,而能接近芬芳的香气。竹子的节分,是因为人品的高洁;而竹子的声音,是因为它在地上击打时的响亮。而只要筋骨的力量还在,作者愿意永远回报这个时代的繁荣。

注释

  • :感到羞愧。
  • 林薮:林中草丛,指环境的卑微。
  • 幸一阳:得到了阳光的照耀。
  • 不缘:不是因为。
  • 片善:一丝善良或美德。
  • 馨香:芬芳的气味。
  • :竹子的节,象征高洁。
  • 筋力:力量、毅力。
  • 报时昌:回报这个时代的繁荣。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贯休,唐代诗人,生于盛唐,身世颇为传奇。他的诗歌以清新脱俗、意境深远著称,常表达对人生和自然的独到见解。他的诗风注重意象的运用,以及对人性和社会的思考。

创作背景

《咏竹根珓子》创作于当时的社会背景下,或许是对自身处境的反思,借竹根珓子之微小,表现出对理想与现实的思考,强调即使处于卑微的环境,也应努力向上。

诗歌鉴赏

《咏竹根珓子》通过竹根珓子这一意象,反映了诗人对自身处境的感悟和对生命的深刻理解。竹根珓子虽然出身卑微,却因阳光的照耀而得以生长,它象征着在逆境中仍能向上的精神。诗中“节亦因人净,声从掷地彰”一句,强调了人品与外在表现的关系,意在告诫人们要保持高尚的品德,才能在社会中立足。

诗的最后两句“但令筋力在,永愿报时昌”表现出一种积极向上的态度,尽管环境艰难,但只要努力不懈,终会迎来繁荣。这种情感不仅是对竹根珓子生长环境的描绘,更是对人生态度的反思,激励人们在逆境中坚持与奋斗。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出处惭林薮:身处卑微环境,感到羞愧。
  2. 才微幸一阳:虽小却幸运地沐浴在阳光下。
  3. 不缘怀片善:并非因为心怀善良,才得以接近芳香。
  4. 节亦因人净:竹子的节分是因为人的品德高洁。
  5. 声从掷地彰:竹子的声音是因为它在地上击打的响亮。
  6. 但令筋力在:只要有力量存在。
  7. 永愿报时昌:愿意永远回报这个繁荣的时代。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竹根珓子比作处于艰难环境中的人,传达坚韧不拔的精神。
  • 对仗:诗中的结构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赋予竹子以人性,强调其高洁的品德。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在逆境中坚持奋斗的信念,强调人品的高洁与努力的重要性,鼓励人们在困境中追求理想,最终获得成功与繁荣。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竹根珓子:象征坚韧不拔的精神,展现在逆境中仍能向上的勇气。
  • 阳光:象征希望与机遇,暗示即使处于卑微之地,也能迎来光明。
  • :代表高洁的人格,突出人品的重要性。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出处惭林薮”意指什么? A. 自豪于自己的成就
    B. 感到处境卑微
    C. 享受阳光的照耀

  2. 诗中提到的“筋力”象征着什么? A. 身体的强壮
    B. 内心的坚持与信念
    C. 社会的地位

  3. 这首诗的主题是什么? A. 生命的短暂
    B. 在逆境中坚持奋斗
    C. 自然的美丽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竹里馆》
  • 李白的《庐山谣》

诗词对比

  • 对比贯休的这首《咏竹根珓子》与王维的《竹里馆》,两者均以竹子为意象,但贯休侧重于坚韧不拔的品德,而王维则更注重宁静的自然之美,反映了不同的情感基调。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诗词鉴赏辞典》

相关查询

腊后一日寻梅东门外马上遇雪 次韵陈寺丞除体 从郑少嘉求贡纲余茶 寄侯彦周 题曾氏山园十一咏·桃花坞 丙申至前五日复坐南窗忆去年诗又成两章 其一 喜雨呈安国 其二 送零陵贾使君二首 其一 城南杂咏二十首 丽泽 帐干周君桂林相从之旧已亥莫春出岭迂道相过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细开头的成语 竭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龠字旁的字 错开头的成语 髟字旁的字 对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胸有成算 外套 口字旁的字 鱼须 哄笑 同字框的字 准头 儿怜兽扰 京兆眉妩 黍字旁的字 如狼牧羊 轻捷 将相之器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