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钤山堂》

时间: 2025-05-02 03:07:01

诗句

堂倚袁江麓势偏,青峰俯愧碧潺湲。

大鸡韩孟联吟好,小吏庐江乐府传。

莫认故巢思孔翠,试凭后学洒山川。

世间岂少藏脩者,岑寂书窗二十年。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3:07:01

钤山堂

原文展示:

堂倚袁江麓势偏,青峰俯愧碧潺湲。
大鸡韩孟联吟好,小吏庐江乐府传。
莫认故巢思孔翠,试凭后学洒山川。
世间岂少藏脩者,岑寂书窗二十年。


白话文翻译:

这座堂宇依靠在袁江的山麓,形势显得偏僻,青色的山峰俯视着,令我感到愧疚,潺潺的流水似乎更显得清澈。像韩愈、孟郊那样的诗人们在这里吟诵诗篇,真是美好;而那些小官吏却传唱着庐江的乐府诗。
不要认定故乡的鸟巢,思念那孔雀的翠羽,而应该放眼后辈的才华,去洒播这山川美景。
世间难道就缺少那些隐居修道的人吗?我在这个静谧的书窗前,已经沉寂了二十年。


注释:

  • 堂倚:指建筑物依靠在某个地方。
  • 袁江:指袁江,流域在今江西省。
  • 青峰:青色的山峰。
  • 俯愧:俯视而感到愧疚。
  • 大鸡:指韩愈、孟郊,因其作品中有“鸡鸣”的意象。
  • 小吏:指小官吏。
  • 庐江乐府:指庐江地区的乐府诗,流行的民间歌谣。
  • 故巢:故乡的鸟巢,隐喻对故乡的思念。
  • 孔翠:孔雀的翠羽,象征美丽。
  • 后学:后来的学子。
  • 藏脩者:隐居修道的人。
  • 岑寂:安静,沉寂。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翁方刚,清代诗人,生活在明清交替的动荡时代,因其文才和诗艺受到当时文人雅士的推崇。他的诗风高雅,常常融入对自然的观察与思考,表达对社会的深刻见解。

创作背景:
《钤山堂》写于翁方刚隐居之时,表达了他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对诗歌创作和文化传承的思考。诗中反映了他对历史诗人的敬仰,同时也对社会现状的无奈与对后辈的寄托。


诗歌鉴赏:

《钤山堂》是一首充满哲理的诗作,诗人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事的思考。开篇描绘了山堂依靠袁江的宁静景象,青峰俯视,潺湲流动,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清新的氛围。这里不仅是一个地理位置,更是诗人内心的栖息地。

接下来的两句中,诗人提到大鸡韩孟,指代古代著名的诗人,他们的作品在这里吟诵,显示出诗人对古人文学的崇敬。同时,小吏庐江乐府传也暗示了社会上层与底层文化的差异,表现出诗人对当时文人雅士的向往。

“莫认故巢思孔翠,试凭后学洒山川。”这两句诗鼓励人们应当放眼未来,寄托希望于后学之辈,体现了诗人对教育与传承的重视。最后一句“世间岂少藏脩者,岑寂书窗二十年。”则是对自己隐居生活的总结,表达了诗人尽管处于孤寂的环境中,但依然在默默追求学问与修养,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真挚,既有对古代诗人的怀念,又有对未来的期待,反映了翁方刚对文化传承的深刻理解和对个人修养的追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堂倚袁江麓势偏:诗人描写自己的山堂,依靠在袁江的山麓,表现出一种偏远而宁静的环境。
  2. 青峰俯愧碧潺湲:青山俯视,流动的水显得格外清澈,带有一种自我反省的情感。
  3. 大鸡韩孟联吟好:提到著名诗人韩愈和孟郊,显示诗人对古代文人的崇敬。
  4. 小吏庐江乐府传:小官吏传唱庐江的乐府,展现了底层文化的传承。
  5. 莫认故巢思孔翠:劝诫人们不要只停留在对故乡的思念。
  6. 试凭后学洒山川:希望年轻一代能够创造出更美好的未来。
  7. 世间岂少藏脩者:世间并不缺乏那些隐居修道的人。
  8. 岑寂书窗二十年:自己在这个孤独的书房中已经沉寂了二十年,表现出对学问的执着。

修辞手法:

  • 对仗:如“青峰俯愧碧潺湲”,对称工整。
  • 比喻:故巢、孔翠的表述,象征着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 排比:诗中多次使用排比,增强了语言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反映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追求,对古人文才的敬仰,以及对后辈的寄托与希望,主题是对文化和知识传承的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袁江:象征着自然的秀美与宁静。
  • 青峰:象征着高洁和理想。
  • 碧潺湲:象征着流动的生命和智慧。
  • 故巢:隐喻对故乡和传统的牵挂。
  • 孔翠:象征着美好的追求。
  • 书窗:象征着学问的追求与内心的宁静。

这些意象共同构成了诗人内心世界的丰富性,展现了他对生活、文化与自然的深刻理解。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袁江是指哪个地方的江流?

    • A) 湖北
    • B) 江西
    • C) 浙江
    • D) 福建
  2. 大鸡韩孟指的是哪两位诗人?

    • A) 李白、杜甫
    • B) 韩愈、孟郊
    • C) 苏轼、李清照
    • D) 陶渊明、王维
  3. 诗人认为世间是不是缺少藏脩者?

    • A) 是
    • B) 否

答案:

  1. B) 江西
  2. B) 韩愈、孟郊
  3. B) 否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1. 杜甫《登高》
  2. 陶渊明《归园田居》

诗词对比:

  • 翁方刚《钤山堂》 vs 陶渊明《归园田居》:两者都表现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但翁方刚更强调对后辈的寄托与文化传承,而陶渊明则更注重个人的内心宁静与自然的和谐。

参考资料:

  1. 《清代诗人研究》
  2. 《古诗词鉴赏指南》
  3. 《翁方刚诗文集》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拟咏怀诗二十七首 其二十三 道士步虚词 四 赋得集池鴈诗 春日离合诗 一 和刘仪同臻诗 拟咏怀诗 十九 仰和何仆射还宅怀故诗 乌夜啼 拟咏怀诗 二五 奉报赵王惠酒诗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随方就圆 包含骝的词语有哪些 囚牛好音 豕字旁的字 双人旁的字 包金 闪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使的 丰神异彩 坑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遮荫 裹尸马革 边野 反文旁的字 单人旁的字 龙字旁的字 丧门星 肆法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