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00:31:0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0:31:08
虞美人(寄人觅梅)
作者: 陈三聘 〔宋代〕
融融睡觉东风息。
行到溪亭侧。
一枝梅玉似人人。
索笑依然消瘦不禁春。
相逢试问情多少。
应怪山翁老。
翠罗高护结花邻。
一任余芳争学捧心颦。
春风轻柔,暖意融融,仿佛在沉睡。
我走到小溪旁的亭子,
看到一枝梅花,宛如美人般的秀丽。
不禁让人莞尔一笑,春天的气息依然使人感到消瘦。
相遇时我试着询问彼此的情意有多少,
或许是因为老山翁的缘故。
这翠绿的罗裙高高地护着花邻,
任凭余芳争相效仿,心中却难以掩饰愁苦。
融融:形容温暖的样子。
东风:春天的风,象征生机。
溪亭:小溪边的亭子,常作为游玩、赏景的场所。
梅玉:比喻梅花的美丽,犹如美人。
索笑:勉强一笑,指心中愁苦却强作欢颜。
山翁:指年老的隐士,常用以象征长时间的孤独。
翠罗:翠绿色的罗裙,象征着美丽的女子。
余芳:指梅花的香气或美丽。
陈三聘,宋代诗人,生平事迹较少,但其诗作以情感细腻、意境深远著称。其作品往往表达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感慨。
《虞美人(寄人觅梅)》创作于春天,正值梅花盛开之时,表达了诗人对梅花的喜爱以及对春天的期盼。
《虞美人(寄人觅梅)》是一首将春天的美丽与个人情感深刻结合的词作。开篇“融融睡觉东风息”,描绘了一个温暖的春日,作者在这样的环境中感受到了生命的气息。随着行走到溪亭旁,突现的“一枝梅玉似人人”让人联想到梅花的绝美,仿佛是春天的使者,唤醒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
接下来的几句,诗人通过与他人相遇,探讨情感的多少,展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似乎是对过往时光的追忆和对未来的迷茫。特别是“应怪山翁老”,不仅表现出时间的流逝,也引发对生命无常的感慨。同时,“翠罗高护结花邻”则将美丽与孤独相结合,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与渴望。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情感传递,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人心的复杂,令人深思。
整首诗歌通过描绘春天的美丽与诗人内心的情感冲突,展现了对美好事物的渴望与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体现出一种细腻而又复杂的情感基调。
诗中“融融睡觉东风息”主要描绘了什么季节的气候?
“一枝梅玉似人人”中“梅玉”是比喻什么?
诗人提到的“山翁”象征着什么?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