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8:15:2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8:15:27
虞美人 乙未八月偕道清泛游西湖曲院间波清露冷红藕已稀昼船荡月残荷三两麦小云团赏之
作者: 杨圻 〔清代〕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在西湖游玩时的感受。玉入睡起,愁绪何在,只觉得时光流逝已久。江边的莲花已经凋谢,冷露无声地在暗处为秋红而哭泣。卷起帘子,点燃蜡烛,船只来来往往,香气弥漫在西湖雨中。月光如水,浸润在云房之中,何处能找到那冰清玉洁的凉意。
作者介绍:杨圻,清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而闻名。他的作品多描写自然景色,感怀人生,常体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乙未年(公元1905年),正值秋季,作者与友人游西湖,借景抒情,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对自然景色的赞美。
这首《虞美人》展现了清代诗人杨圻对西湖美景的赞美与对人生无常的感慨。诗中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秋天的清冷与凄美。开篇“玉入睡起愁何在”,以“愁”字引入,传达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仿佛在回忆往昔的美好时光。接着描绘江边的莲花已然凋谢,冷露无声地为秋红流泪,表现了生命的脆弱与时光的无情。
“捲帘烧烛船来去,香满西湖雨”一句,形象地描绘了作者在船上的闲适与惬意,同时也隐含着对美好时光的珍惜。最后一句“月明如水浸云房,何处冰肌玉骨自清凉”,以月光与清凉的肌肤相对照,表现出一种对清纯美好的向往与追求。
整首诗在意境上营造出一种淡雅、清幽的氛围,既有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写,又有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显示了作者深厚的文化底蕴与独特的艺术风格。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美好自然的热爱、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生命的思考,传达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哲理。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江莲”指的是什么?
“玉入睡起愁何在”中“玉”是用来比喻什么?
诗中“月明如水”的意象表现了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