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12:28:2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2:28:25
《虞美人 雨中答湘佩》
作者:顾太清
秋来比似春时瘦。
空度如年昼。
喓喓虫语报西风。
早又银床一叶落梧桐。
经旬霪雨难寻胜。
积水连花径。
苔痕草色映罗襟。
时有竹梢相触似鸣琴。
秋天来时,感觉比春天时显得更加瘦弱。
空荡荡地度过了漫长的白昼。
喓喓的虫鸣声告诉我西风已经来临。
早晨,又有一片银白的叶子从梧桐树上飘落。
经过数日的连绵细雨,难以找到美好的景色。
积水连绵,浸湿了花径。
苔痕和草色映衬着我的罗裙。
时而竹梢轻轻碰撞,发出似琴声的悦耳音律。
作者介绍:顾太清,清代诗人,生平不详,但以其清丽的诗风和细腻的情感著称。其作品常表现对自然的细腻观察和对人生的感悟。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秋季,正值雨水连绵的时节,诗人借助秋雨表达内心的孤独和对美好时光的追忆。
这首《虞美人 雨中答湘佩》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秋天的萧瑟和诗人内心的孤寂。开篇以“秋来比似春时瘦”道出秋天的萧条,营造了沉重的氛围。随后的“空度如年昼”进一步强化了时间的无情与漫长。
虫鸣与西风的结合,既是自然的写照,也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季节的更替。诗人在此表达了对自然声音的敏感与共鸣。掉落的梧桐叶则暗示着离别与失去,带有一种淡淡的伤感。
接下来的描写“经旬霪雨难寻胜”,描绘了连绵秋雨中美景的难觅,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失落。而“积水连花径”则将自然景象与诗人的情感紧密相连,让人感受到一种无可奈何的惆怅。
最后几句以“竹梢相触似鸣琴”结束,带来了一丝轻松的音律感,似乎在对抗雨中的沉闷,暗示着即使在忧伤的时刻,也能找到微小的乐趣。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致描绘,传达了诗人对季节更替的感悟与内心的情感波动。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秋天的感慨和对失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追思。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秋来比似春时瘦”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a) 愉悦
b) 失落
c) 期待
“积水连花径”中的“积水”象征着什么?
a) 美景
b) 失落
c) 生机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
这些书籍可以帮助读者深入理解古诗词的魅力与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