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钓台》

时间: 2025-05-04 10:45:25

诗句

不爱三公汉禄荣,一丝风月许多清。

只将节义高千古,岂钓人间利共名。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0:45:25

原文展示:

不爱三公汉禄荣,一丝风月许多清。
只将节义高千古,岂钓人间利共名。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权力和名利的淡泊,诗人不追求三公的权力和汉朝的荣华富贵,宁愿享受那一丝清风明月的宁静。诗人只想将节操和义气传承千古,又怎么会为了人间的利益和名声去钓取呢?

注释:

  • 三公:指古代中国的三位最高官职,象征权力与地位。
  • 汉禄:指汉代的俸禄与荣华,泛指权势带来的富贵。
  • 风月:指自然景色,象征清静和恬淡的生活。
  • 节义:指节操和义气,强调道德与信仰的重要性。
  • :这里比喻追求、谋取。

典故解析:

本诗提到的“三公汉禄”与“节义”形成鲜明对比。古代士人常常面临权力与道德的抉择,许多文人选择了清高与节义。诗人通过这一对比,展示了对名利的冷淡和对道义的坚定。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俞桂,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作品多体现士人的理想与情操,常以清雅的风格和深邃的思想著称。
  • 创作背景:该诗创作于士人面对政治腐败、社会动荡的时期,表达了对清白生活的向往与对社会现实的反思。

诗歌鉴赏:

这首《钓台》以简洁的语言传达了深远的哲理。作者以“不爱三公汉禄荣”开头,直截了当地表明了自己对权力与物质享受的无所谓,显示出一种超然的姿态。接着用“一丝风月许多清”来强调内心的宁静与对自然的向往。这种对自然的喜爱与对名利的冷漠形成鲜明对比,表现出一种高洁的情操。

而“只将节义高千古”则进一步深化了主题,诗人强调了节操与义气的重要性,认为它们的价值远超过一时的名利。这种思想不仅是对个人道德的追求,也是对社会风气的反思,唤起读者对传统价值观的认同。诗的最后一句“岂钓人间利共名”则以反问的形式,增强了诗句的力量,表现出诗人对世俗功利的鄙夷与对高尚理想的坚持。

诗词解析:

  1. 逐句解析

    • “不爱三公汉禄荣”:诗人自述不追求权势与富贵。
    • “一丝风月许多清”:诗人向往自然的清幽与宁静。
    • “只将节义高千古”:强调道德与义气的高尚与永恒。
    • “岂钓人间利共名”:反问自己为何要为了名利而去谋取。
  2. 修辞手法

    • 对比:诗中对权力与清风的对比,突出了诗人的选择。
    • 反问:最后一句用反问句加强了诗人对世俗的否定。
  3. 主题思想

    • 诗歌的中心思想是对清白生活的追求和对道德理想的坚定,强调在物欲横流的社会中,保持内心的高洁与宁静尤为重要。

意象分析:

  • 风月:象征自然之美,代表一种超然的生活方式。
  • 节义:象征传统美德,代表士人的理想与信仰。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三公”指的是什么? a) 三个朋友
    b) 三位最高官职
    c) 三个国家
    答案: b

  2. 诗人对名利的态度是: a) 追求
    b) 无所谓
    c) 渴望
    答案: b

  3. “岂钓人间利共名”的意思是: a) 向往名利
    b) 追求名声
    c) 不愿为了利益而妥协
    答案: c

参考资料:

  • 《宋代诗词鉴赏》
  • 《古诗词选》
  • 《中国古典文学史》

以上内容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首诗,体现出诗人对理想与现实的深刻思考。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责躬 木连理讴 白鸠讴 白鹊讴 嘉禾讴 时雨讴 甘露讴 乐府 乐府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相猒 釒字旁的字 漏泄天机 望结尾的成语 采字旁的字 离魂倩女 抽身 猬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相好 里字旁的字 广字头的字 心字底的字 春秋之义 铢量寸度 拾人牙慧 噩梦 元弟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