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01:26:45
原文展示:
点绛唇·春眺
凌廷堪 〔清代〕
青粉墙西,紫骢嘶过垂杨道。画楼春早,一树桃花笑。前梦迷离,人远波声小。年时到,越溪云杳,风雨连天草。
白话文翻译:
青色的粉墙西侧,紫色的骏马嘶鸣着经过垂柳夹道的小路。画楼上春天早早到来,一树桃花盛开,仿佛在微笑。往昔的梦境模糊不清,人已远去,波涛声也变得微弱。时光流转,来到了越溪边,云雾深邃,风雨交加,连天的草地显得格外荒凉。
注释:
- 青粉墙:指涂有青色粉饰的墙。
- 紫骢:指紫色的骏马。
- 垂杨道:两侧种有垂柳的道路。
- 画楼:装饰华丽的楼阁。
- 桃花笑:形容桃花盛开如笑。
- 前梦迷离:指过去的梦境模糊不清。
- 波声小:波涛声变得微弱,暗喻人事变迁。
- 年时到:时光流转,到了某个时刻。
- 越溪:地名,具体位置不详,可能指某个溪流。
- 云杳:云雾深邃,难以看清。
- 风雨连天草:风雨交加,连天的草地显得荒凉。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凌廷堪,清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诗作流传较广,风格多以抒情为主,善于通过细腻的描绘表达情感。
创作背景: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的一个场景,通过对景物的细腻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过往时光的怀念和对人事变迁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点绛唇·春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天的景象,通过对青墙、紫马、垂杨、画楼、桃花等意象的描绘,营造出一种既美丽又略带忧伤的氛围。诗中的“前梦迷离”和“人远波声小”表达了诗人对过往时光的怀念和对人事变迁的感慨。最后两句“年时到,越溪云杳,风雨连天草”则进一步加深了这种感慨,通过对越溪边风雨交加的荒凉景象的描绘,传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对人生无常的深刻认识。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青粉墙西,紫骢嘶过垂杨道。”:描绘了青色的墙和紫色的马,通过马的嘶鸣和垂杨的摇曳,营造出一种动态的春日景象。
- “画楼春早,一树桃花笑。”:用“画楼”和“桃花笑”来形容春天的早到和桃花的盛开,赋予桃花以人的情感,显得生动有趣。
- “前梦迷离,人远波声小。”:通过“前梦迷离”表达了对过往的模糊记忆,而“人远波声小”则暗示了人事的变迁和距离的遥远。
- “年时到,越溪云杳,风雨连天草。”:通过对越溪边风雨交加的荒凉景象的描绘,传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对人生无常的深刻认识。
修辞手法:
- 拟人:如“一树桃花笑”,赋予桃花以人的情感,显得生动有趣。
- 对比:如“前梦迷离”与“人远波声小”,通过对比表达了对过往的模糊记忆和人事的变迁。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春天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过往时光的怀念和对人事变迁的感慨,以及对时光流逝和人生无常的深刻认识。
意象分析:
- 青粉墙、紫骢、垂杨道、画楼、桃花:这些意象共同营造出一种既美丽又略带忧伤的春日氛围。
- 前梦迷离、人远波声小、越溪云杳、风雨连天草:这些意象传达了诗人对过往的模糊记忆、人事的变迁、时光流逝和人生无常的深刻认识。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的“紫骢”指的是什么?
A. 紫色的骏马
B. 紫色的花朵
C. 紫色的墙
D. 紫色的云
- 诗中的“桃花笑”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A. 比喻
B. 拟人
C. 对仗
D. 排比
- 诗中的“前梦迷离”表达了什么?
A. 对未来的憧憬
B. 对过往的模糊记忆
C. 对现在的满足
D. 对未来的担忧
答案:
- A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通过对春天景象的描绘,表达了对国家兴衰的忧虑。
- 王维的《鸟鸣涧》:通过对春天山涧的描绘,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宁静的心境。
诗词对比:
- 杜甫的《春望》与凌廷堪的《点绛唇·春眺》:两者都描绘了春天的景象,但杜甫的诗更多表达了对国家兴衰的忧虑,而凌廷堪的诗则更多表达了对过往时光的怀念和对人事变迁的感慨。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全唐诗》:收录了唐代众多诗人的作品,是研究唐代诗歌的重要资料。
- 《全宋诗》:收录了宋代众多诗人的作品,是研究宋代诗歌的重要资料。
- 《清代诗选》:收录了清代众多诗人的作品,是研究清代诗歌的重要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