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8:15:1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8:15:19
农家
作者:陆游 〔宋代〕
寂寂江村数掩篱,
吾庐又及素秋时。
横林未脱色已尽,
孤鸟欲栖鸣更悲。
小釜蓴羹初下豉,
矮瓶豆粉正燃萁。
为农幸有家风在,
百世相传更勿疑。
在寂静的江边村落,篱笆数处被遮掩,
我的家又正值淡秋时节。
树林的颜色尚未完全褪去,
孤鸟想要栖息,却发出更悲伤的鸣叫。
小锅里刚刚煮好的蓴羹,
矮瓶里豆粉正冒着火焰。
为农人感到庆幸的是家风尚在,
这优秀的传统将代代相传,毫无疑问。
“为农幸有家风在”中提到的“家风”,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家庭和农耕文化的尊重与传承。这一观念与儒家思想密切相关,强调家庭的教育和道德传承。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的诗人和爱国志士。他的作品多涉及家国情怀、农田生活、历史感悟,风格质朴而深沉。
此诗创作于南宋时期,时值国破家亡之际,陆游身处江村,感受到乡村的宁静与凄凉,表达了对农家生活的珍视和对家风的传承的期望。
《农家》是陆游在晚年时对农家生活的描写,诗中展现了宁静的村庄景象和内心的思考。首联“寂寂江村数掩篱”描绘了一个安静的江边村落,给人以恬静的感觉。随着诗句的推进,描绘的秋天景象逐渐显现,诗人不仅在描写自然的变化,更在意象中寄托了对生活的感悟。
诗中“孤鸟欲栖鸣更悲”则通过孤鸟的鸣叫传递出一种孤独和伤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惆怅与对故土的思念。接下来的生活细节描写,如“小釜蓴羹初下豉”,则让人感受到农家的朴实与温暖,展现了诗人对乡村生活的热爱和珍惜。
最后两句“为农幸有家风在,百世相传更勿疑”则表达了诗人对家风农耕文化的自豪感,强调了农民的勤劳与诚信,认为这种优秀的传统是值得传承下去的。全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情的表达,展现了陆游对家乡、对农家生活的深厚情感。
整首诗表达了对农家生活的热爱与珍视,表现了对优秀传统的向往及传承的信念,同时也流露出对时光流逝和生命无常的感慨,情感深邃而细腻。
诗中意象不仅反映了农家的生活状态,还蕴含着对自然、对传统的敬畏与珍惜,强调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这首诗的作者是?
“孤鸟欲栖鸣更悲”中的“孤鸟”象征什么?
诗中提到的“家风”指的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