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夜读范至能揽辔录言中原父老见使者多挥涕感》

时间: 2025-07-26 11:16:01

诗句

公卿有党排宗泽,帷幄无人用岳飞。

遗老不应知此恨,亦逢汉节解沾衣。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6 11:16:01

原文展示:

夜读范至能揽辔录言中原父老见使者多挥涕感
公卿有党排宗泽,帷幄无人用岳飞。
遗老不应知此恨,亦逢汉节解沾衣。

白话文翻译:

在夜晚读到范仲淹的文章,深感祖国的父老乡亲见到使者时,往往泪流满面。
那些显赫的官员有党派排斥宗泽,朝堂中没有人重用岳飞。
那些年老的遗民不应当知道这样的仇恨,但在汉朝的节日里,还是忍不住泪湿衣襟。

注释:

字词注释:

  • 揽辔:揽住缰绳,表示驾车或骑马,隐喻对国家的治理。
  • 公卿:指官员,尤其是高级官员。
  • 宗泽:宗泽是指曾因忠诚和才干受到排斥的人。
  • 帷幄:指统治者的谋划和布局。
  • 遗老:指年长的遗民,经历过国家沦陷的人。
  • 汉节:指汉朝庆祝的节日,象征着历史的延续和传统的纪念。

典故解析:

  • 岳飞:南宋著名将领,以忠诚和英勇著称,但最终因权臣的阴谋被杀。
  • 范仲淹:北宋著名政治家和文学家,提倡“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思想。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南宋时期的著名诗人及词人。他的诗歌多反映爱国情怀,常感慨国家的沦陷和个人的失落。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南宋时期,国家动荡不安,陆游感慨国家的衰落和忠臣被排斥的无奈,表达了对祖国和历史的深切思考。

诗歌鉴赏:

该诗中,陆游通过对古人范仲淹文章的夜读,感受到历史的沉重与眼前现实的无奈。诗的前两句以公卿的争斗和对岳飞的排斥,揭示了当时政治的黑暗与腐败,令人痛心。陆游用“遗老不应知此恨”表达了对那些曾经历过辉煌的年长者的同情,暗示他们的悲哀与无奈。最后一句以汉节作结,进一步渲染出历史的厚重感和节日的悲凉,显示出诗人对历史的沉思和对国家未来的忧虑。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深远,充分展现了陆游作为一个忠臣的心声。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公卿有党排宗泽”:指权臣之间的争斗,宗泽被排挤,表现出政治腐败。
  2. “帷幄无人用岳飞”:悲叹无能者掌权,真正的忠臣无人重用。
  3. “遗老不应知此恨”:历史的悲剧不应让年长者知道。
  4. “亦逢汉节解沾衣”:即便是节日,眼泪也难以自禁,表达了对历史的感慨和痛苦。

修辞手法:

  • 使用了对比手法,鲜明地对比了公卿的争斗与岳飞的忠诚。
  • 通过“泪湿衣襟”形象地表达了诗人的悲痛与无奈。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历史为镜,反映了陆游强烈的爱国情怀,以及对当时政治黑暗和忠臣遭遇的深切同情。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悲伤和无奈,代表了对历史的追忆和对现实的无力感。
  • 汉节:象征传统与历史,表明对过去的怀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岳飞”是因为什么被排斥的?

    • A. 忠诚
    • B. 武力
    • C. 背叛
    • 答案:A
  2. “遗老不应知此恨”中“遗老”指的是哪些人?

    • A. 年轻人
    • B. 受过良好教育的人
    • C. 年长的遗民
    • 答案:C
  3. 诗中提到的“汉节”象征什么?

    • A. 个人的成功
    • B. 历史的延续
    • C. 现代的节日
    •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李白的《将进酒》

诗词对比:
陆游与杜甫的作品都表现了对国家的忧虑和对历史的感慨,尤其在政治腐败和忠臣遭遇方面,两者都有深刻的反思。陆游更侧重于个人的情感表达,而杜甫则更偏向于历史的宏观叙述。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陆游诗文选》
  • 《宋诗鉴赏辞典》
  • 《中国古代诗词选》

相关查询

用张翕越诗意更为一首 端午帖子·太上皇帝阁 子陵祠 登卧龙冈寻草庐故址 其一 西庄清隐 游仙诗 其四十一 钱生坟前八景 其七 芦花喷雪 马上郎 冬日上大名饮肥乡道中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月字旁的字 博物多闻 讽多要寡 举目千里 怡声下气 口字旁的字 哇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学老于年 传示 气泡 绞丝旁的字 需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围攻 救死扶伤 辜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革字旁的字 鬯字旁的字 一身而二任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