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2:46:2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2:46:27
喜迁莺(寿李文昌) 作者: 程必 〔宋代〕
评君谁似,似长松千丈,离奇多节。骨瘦棱棱,文高荦荦,今日来仙阙。走卒识公容貌,酋虏问公官阀。更史馆,一编书多少,频添勋业。伟绝。今岁别。新绿名孙,又见枝生叶。底事七旬,双瞳如水,毕竟桂花方发。赐第彤墀秋早,又一瑶枢光洁。故人也,念相逢谁似,凤池同列。
这首词歌颂了一位名叫李文昌的人,开头就问谁能与他相提并论,仿佛是一棵千丈高的松树,枝叶繁茂,奇特多样。他的身材瘦削,但才华横溢,今日他来到仙阙(象征高位或荣耀的地方)。连走路的侍者也能认出他的英俊容貌,连外族的首领也前来询问他的官职。更有那史馆中,李文昌的功绩被一篇篇记录下来,频频增添新的荣耀。今年与他分别,新绿的名孙又在枝头生长。七旬之年,他的眼睛如水般清澈,桂花也正待开放。赐封他在彤墀(红色的台阶)之上,秋天来得早,瑶枢也显得光洁。故人相聚,感慨万千,谁能与他相提并论,皆如凤池共列。
程必,宋代诗人,以其细腻的笔触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著称。他的作品多描绘山水、人物,体现出对生活的独到见解和对友人的深厚情谊。
《喜迁莺》是程必为祝贺李文昌升迁而作,表达了对朋友的祝福与赞美,反映了当时士人之间相互关怀的情感。
这首词以清新明快的语言,表达了对李文昌的深厚敬意与祝贺之情。开头通过“长松千丈”来描绘李文昌的卓越,让人感受到他在众人中的独特地位。诗中不断提及李文昌的容貌与才华,强调其与众不同。通过描写自然界的变化,如新绿名孙、桂花待放,隐喻着李文昌的事业如同自然般勃勃生机,展现出其未来的无限可能。最后以“凤池同列”结束,表达了对故人的深情与对未来的美好祝愿,情感真挚,令人动容。
整首诗表达了对李文昌的赞美与祝福,展现了士人之间的深厚友情以及对未来的美好期待,情感真切而深厚。
这首词的作者是谁?
“长松千丈”中的“长松”用来比喻什么?
诗中提到的“桂花”象征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