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牡丹》

时间: 2025-05-02 13:02:28

诗句

拆妖放艳有谁催,疑就仙中旋折来。

图把一春皆占断,

固留三月始教开。

压枝金蕊香如扑,逐朵檀心巧胜裁。

好是酒阑丝竹罢,倚风含笑向楼台。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3:02:28

原文展示:

牡丹 秦韬玉 〔唐代〕

拆妖放艳有谁催,疑就仙中旋折来。 图把一春皆占断,固留三月始教开。 压枝金蕊香如扑,逐朵檀心巧胜裁。 好是酒阑丝竹罢,倚风含笑向楼台。

白话文翻译:

牡丹花开,谁来催促这妖娆的美丽绽放?仿佛是从仙境中旋转折来。 它图谋占据整个春天,直到三月才肯开放。 花枝上金黄的花蕊香气扑鼻,每一朵花的心形花瓣巧妙得胜过任何裁剪。 最美好的是酒宴结束,丝竹声停,它依风含笑,向着楼台。

注释:

  • 拆妖放艳:形容牡丹花的美丽妖娆。
  • 旋折:旋转折来,形容牡丹花如同从仙境中旋转而来。
  • 图把一春皆占断:图谋占据整个春天。
  • 固留三月始教开:直到三月才肯开放。
  • 压枝金蕊:指牡丹花枝上的金黄花蕊。
  • 逐朵檀心:每一朵花的心形花瓣。
  • 巧胜裁:巧妙得胜过任何裁剪。
  • 酒阑丝竹罢:酒宴结束,丝竹声停。
  • 倚风含笑:依风含笑,形容牡丹花的姿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秦韬玉,唐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诗作流传较广,风格多变,善于描绘自然景物和表达情感。此诗描绘牡丹花的美丽和姿态,展现了诗人对牡丹的喜爱和赞美。

创作背景: 此诗可能是在春天观赏牡丹花时所作,诗人通过对牡丹花的描绘,表达了对春天和自然美的热爱。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牡丹为主题,通过生动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牡丹花的美丽和妖娆。诗中“拆妖放艳有谁催”一句,既表达了牡丹花的妖娆之美,又暗示了春天的到来是自然界的必然。“图把一春皆占断,固留三月始教开”则进一步强调了牡丹花在春天中的重要地位,它不仅美丽,而且有着自己的开放节奏,不随波逐流。后两句通过对牡丹花形态和香气的描绘,进一步加深了对牡丹花的赞美。整首诗语言优美,意象丰富,情感真挚,是一首优秀的咏物诗。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拆妖放艳有谁催:这句诗以“拆妖放艳”形容牡丹花的美丽妖娆,问谁来催促这美丽绽放,暗示了牡丹花的开放是自然界的必然。
  2. 疑就仙中旋折来:这句诗用“旋折”形容牡丹花如同从仙境中旋转而来,增加了牡丹花的神秘和美丽。
  3. 图把一春皆占断:这句诗表达了牡丹花图谋占据整个春天的意愿,强调了牡丹花在春天中的重要地位。
  4. 固留三月始教开:这句诗说明了牡丹花直到三月才肯开放,展现了牡丹花的开放节奏。
  5. 压枝金蕊香如扑:这句诗描绘了牡丹花枝上的金黄花蕊香气扑鼻,形象生动。
  6. 逐朵檀心巧胜裁:这句诗赞美了每一朵花的心形花瓣巧妙得胜过任何裁剪,展现了牡丹花的美丽。
  7. 好是酒阑丝竹罢:这句诗表达了酒宴结束,丝竹声停的情景,为下句牡丹花的姿态做铺垫。
  8. 倚风含笑向楼台:这句诗描绘了牡丹花依风含笑,向着楼台的姿态,形象生动。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拆妖放艳”将牡丹花比作妖娆的美女,“疑就仙中旋折来”将牡丹花比作从仙境中旋转而来的美丽。
  • 拟人:如“图把一春皆占断”将牡丹花拟人化,赋予其图谋占据整个春天的意愿。
  • 对仗:如“压枝金蕊香如扑,逐朵檀心巧胜裁”中的“压枝”与“逐朵”,“金蕊”与“檀心”形成对仗。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牡丹花的赞美和热爱,通过生动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牡丹花的美丽和妖娆,表达了诗人对春天和自然美的热爱。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拆妖放艳:形容牡丹花的美丽妖娆。
  • 旋折:形容牡丹花如同从仙境中旋转而来。
  • 图把一春皆占断:形容牡丹花图谋占据整个春天。
  • 固留三月始教开:形容牡丹花直到三月才肯开放。
  • 压枝金蕊:形容牡丹花枝上的金黄花蕊。
  • 逐朵檀心:形容每一朵花的心形花瓣。
  • 巧胜裁:形容牡丹花的美丽巧妙得胜过任何裁剪。
  • 酒阑丝竹罢:形容酒宴结束,丝竹声停的情景。
  • 倚风含笑:形容牡丹花依风含笑的姿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拆妖放艳有谁催”一句,形容了牡丹花的什么特点? A. 美丽妖娆 B. 香气扑鼻 C. 开放节奏 D. 神秘美丽

  2. 诗中“图把一春皆占断”一句,表达了牡丹花的什么意愿? A. 占据整个春天 B. 直到三月才肯开放 C. 美丽妖娆 D. 香气扑鼻

  3. 诗中“压枝金蕊香如扑”一句,描绘了牡丹花的什么特点? A. 美丽妖娆 B. 香气扑鼻 C. 开放节奏 D. 神秘美丽

  4. 诗中“逐朵檀心巧胜裁”一句,赞美了牡丹花的什么特点? A. 美丽妖娆 B. 香气扑鼻 C. 开放节奏 D. 美丽巧妙得胜过任何裁剪

答案:

  1. A
  2. A
  3. B
  4. D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中的“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通过对草原的描绘,表达了对自然美的热爱。
  • 杜甫《春望》中的“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通过对春天的描绘,表达了对国家和自然美的热爱。

诗词对比:

  • 秦韬玉的《牡丹》与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都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对自然美的热爱,但前者更侧重于对牡丹花的赞美,后者则更侧重于对草原的描绘。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全唐诗》:收录了秦韬玉的《牡丹》及其他唐代诗人的作品。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提供了对古典诗词的详细解析和鉴赏。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上元怀古二首 南山 曲江二首 柳十首 寄太常王少卿 代崇徽公主意 寒食二首 系子词 修月匠歌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歹字旁的字 弊帷不弃 几字旁的字 琼枝玉叶 重床叠架 十年读书 一掷百万 音字旁的字 外号 老成人 握雨携云 爻字旁的字 耳字旁的字 若涉渊水 蓄藏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