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吴山寺汛》

时间: 2025-05-06 02:19:04

诗句

空山无人境,汛扫寺两廊。

每荷佛下榻,更蒙天与凉。

沉瓜冷出井,浇汗暖注汤。

落日下山去,好风如许长。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2:19:04

原文展示:

吴山寺汛 空山无人境,汛扫寺两廊。 每荷佛下榻,更蒙天与凉。 沉瓜冷出井,浇汗暖注汤。 落日下山去,好风如许长。

白话文翻译:

在空旷无人的山中,我清扫着寺庙的两廊。 常常感谢佛祖赐予我休息的地方,更感激上天赐予的凉爽。 从井中取出冰凉的瓜果,用热水浇去汗水。 夕阳渐渐下山,好风如此长久。

注释:

  • 汛扫:清扫。
  • 荷:承受,此处指感谢。
  • 下榻:提供住宿。
  • 蒙:受到。
  • 沉瓜:将瓜果放入井中冷却。
  • 浇汗:用热水洗去汗水。
  • 注汤:注入热水。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吴则礼,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但从其诗作中可感受到他对自然和宗教的深厚情感。这首诗描绘了他在吴山寺的宁静生活,表达了对自然和宗教的感激之情。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在吴则礼在吴山寺修行或参访时所作,通过描绘寺庙的宁静和自然的美好,表达了他对宗教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恩赐的感激。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吴山寺的宁静景象,通过“空山无人境”和“汛扫寺两廊”展现了寺庙的幽静和诗人的勤劳。诗中的“每荷佛下榻,更蒙天与凉”表达了对宗教和自然的感激之情。后两句“落日下山去,好风如许长”则以自然景象的变换,抒发了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恩赐的珍视。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体现了诗人对宗教和自然的热爱。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空山无人境”:描绘了寺庙所在地的幽静,无人打扰。
  2. “汛扫寺两廊”:诗人亲自清扫寺庙,显示了他的勤劳和对寺庙的尊重。
  3. “每荷佛下榻”:感谢佛祖提供休息的地方。
  4. “更蒙天与凉”:感激上天赐予的凉爽,增加了宗教色彩。
  5. “沉瓜冷出井”:生活中的小细节,体现了诗人对自然恩赐的感激。
  6. “浇汗暖注汤”:用热水洗去汗水,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细致体验。
  7. “落日下山去”:自然景象的变换,增加了诗的动态美。
  8. “好风如许长”:好风长久,象征着宁静和满足。

修辞手法:

  • 拟人:“每荷佛下榻”和“更蒙天与凉”中的“荷”和“蒙”赋予了佛和天以人的行为,增强了感激之情。
  • 对仗:“沉瓜冷出井,浇汗暖注汤”中的“冷”与“暖”形成对比,增强了诗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表达对宗教和自然的感激与向往。通过描绘寺庙的宁静和自然的美好,诗人传达了对宗教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恩赐的珍视。

意象分析:

  • 空山:象征幽静和远离尘嚣。
  • 寺两廊:代表宗教的神圣和诗人的勤劳。
  • 佛下榻:宗教的庇护和恩赐。
  • 天与凉:自然的恩赐和诗人的感激。
  • 沉瓜:生活中的小细节,体现了对自然的感激。
  • 好风:象征宁静和满足。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汛扫”是什么意思? A. 清扫 B. 浇水 C. 祈祷 D. 休息

  2. “每荷佛下榻”表达了什么情感? A. 感激 B. 厌倦 C. 恐惧 D. 愤怒

  3. “好风如许长”中的“好风”象征什么? A. 宁静 B. 风暴 C. 寒冷 D. 炎热

答案:1. A 2. A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山居秋暝》:同样描绘了山中的宁静生活,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
  • 杜甫的《江畔独步寻花》: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对生活的感慨。

诗词对比:

  • 王维的《山居秋暝》与吴则礼的《吴山寺汛》都描绘了山中的宁静生活,但王维的诗更多地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超脱尘世的情感,而吴则礼的诗则更多地表达了对宗教的感激和对自然恩赐的珍视。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中国古代诗歌选》
  • 《中国古代文学史》
  • 《宋诗选注》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花犯 花犯 和莼渔咏小圃醉芙蓉作 花犯 沪寓桃花盛开,次清真韵。 花犯 城西见桃花作 花犯 窗梅初开词以赏之依清真韵 花犯·为冯淑莹题并蒂莲图册 花犯·滂喜斋朱藤 花犯念奴 花犯 初秋山中始见红叶,和碧山 花犯 和六禾鬓梅作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孤形吊影 乚字旁的字 乐此不疲 黽字旁的字 隐若敌国 靑字旁的字 鹿字旁的字 绛衣 虎字头的字 赤手光拳 较时量力 多劳多得 御馔 阅批 诡冒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