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5:43:4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5:43:41
原文展示:
次朱天球赠吴茂先韵 吴则礼 〔宋代〕
暮年挈挈侬与君,端觉高歌有鬼神。 平生王恭无长物,此事逼人殊咄咄。 戏谈韁马缺鼻牛,夫子大是孙殷流。 休言他日随计上,且看南徐拍天浪。 阿球高气宁用论,为卿三倒实饱闻。 眼边讵肯作悬特,葵霍撑肠方自嘿。 屋头云锦秋水明,兀然隐几渠宁贫。 诗书撩人姑把玩,只与毛锥为老伴。 红尘著脚笑参差,索食祖仁那更疑。 於世无堪大瓠种,独可剖心如叔仲。 江湖作意从之游,老夫颇欲学操舟。 清言解颐未云已,儿子屡惊雷绕齿。 好事谁过扬子云,一樽聊与细论文。 政须林宗巾角折,仍要时时见颜色。
白话文翻译:
晚年时我们相携相伴,高歌时仿佛有鬼神相助。 平生像王恭一样没有多余之物,这种境遇逼人至极。 戏谈中提到缺鼻的牛,夫子真是孙殷一流的人物。 不要说他日随计而行,且看南徐拍天的波浪。 阿球的高尚气质无需多言,为你三次倾倒已足够。 眼前岂会作悬殊之想,葵霍撑肠自是默默。 屋头云锦般的秋水明亮,静静地隐几而坐,岂会贫乏。 诗书撩人心弦姑且把玩,只与毛锥为伴至老。 红尘中行走笑看参差,索食祖仁更无疑虑。 在世间无所堪比大瓠种,独可剖心相待如叔仲。 江湖有意随其游历,老夫颇想学操舟之技。 清言解颐未尽,儿子屡次惊雷绕齿。 好事者谁过扬子云,一樽酒聊与细论文。 政事需林宗巾角折,仍要时时见其颜色。
注释: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吴则礼,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但从其诗作中可以看出他是一位清贫自守、崇尚文学的文人。他的诗歌多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文学的热爱。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吴则礼在晚年时所作,表达了他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文学的热爱,同时也反映了他清贫自守的生活态度和对世事的超然态度。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晚年与友人相伴为背景,通过高歌、清贫、戏谈等意象,展现了作者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文学的热爱。诗中“暮年挈挈侬与君,端觉高歌有鬼神”一句,表达了作者与友人相伴时的愉悦心情,以及高歌时的畅快淋漓。“平生王恭无长物,此事逼人殊咄咄”一句,则反映了作者清贫自守的生活态度,以及对世事的不满和无奈。整首诗语言流畅,意境深远,表达了作者对友情和文学的执着追求,以及对世事的超然态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思想是表达作者对友情和文学的执着追求,以及对世事的超然态度。通过晚年与友人相伴、清贫自守、戏谈清谈等意象,展现了作者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文学的热爱,同时也反映了他对世事的超然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暮年挈挈侬与君”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孤独 B. 愉悦 C. 悲伤 D. 无奈
“平生王恭无长物”中的“王恭”是指谁? A. 作者的朋友 B. 东晋名士 C. 西汉文学家 D. 作者自己
“屋头云锦秋水明”中的“云锦”比喻什么? A. 秋水 B. 云彩 C. 诗书 D. 毛笔
“红尘著脚笑参差”表达了作者对红尘的什么态度? A. 厌恶 B. 接受 C. 逃避 D. 超然
“好事谁过扬子云”中的“扬子云”是指谁? A. 扬雄 B. 扬子 C. 扬子江 D. 扬子桥
答案: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