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6:12:5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6:12:59
布谷布谷解劝耕,蟋蟋蟀蟀能促织。
州符县帖无已时,劝耕促织知何益。
安得生世当成周,一家百亩长无愁。
绿桑郁郁暗微径,黄犊叱叱行平畴。
荆扉绩火明煜煜,黍垄馌饭香浮浮。
耕亦不须劝,织亦不须促。
机上有馀布,盎中有馀粟。
老翁白首如小儿,鼓腹击壤相从嬉。
布谷鸟啼叫,劝人耕作,蟋蟀鸣叫,促使人织布。
但州府的规章制度已经没有了那么多的时间,劝耕促织又有什么益处呢?
愿我生在周朝那样的时代,一家人有百亩田地,生活无忧无虑。
绿桑树郁郁葱葱,遮蔽了小路,黄牛在田野里吼叫。
荆门前篱笆上,火光明亮摇曳,黍米的香气在空气中飘荡。
耕作根本不需要劝导,织布也不需要催促。
织机上有剩余的布,陶罐里有剩余的谷物。
老翁白发苍苍,像个小孩一样,肚子鼓鼓的,击打着土地,和我一起玩耍。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晚号老学究,南宋著名的爱国诗人和文学家。他的一生经历了南宋的动荡与外敌的入侵,诗歌作品充满了爱国情怀和对理想社会的向往。
《夜闻蟋蟀》作于南宋时期,陆游在诗中表达了对乡村生活的热爱和对安宁生活的向往。通过描绘农村的宁静与丰收,表达了对简单生活的赞美,以及对现实政治的无奈与反思。
《夜闻蟋蟀》这首诗展现了陆游对农耕生活的深切观察与向往。在这首诗中,陆游通过描绘夜晚的自然景象,表现了一种田园生活的理想状态。开篇的布谷声和蟋蟀鸣叫,象征着春天的到来和农耕的开始,反映了农民生活中自然与劳动的和谐关系。接着,诗人对当时的政治环境表达了不满,认为那些劝耕促织的行为也显得无意义,因为在繁忙的官场与规章制度中,农民的真实生活却被忽视。
诗中,陆游展现了对理想生活的渴望,表达了对周朝时代的怀念,认为当时的自给自足和安宁生活是值得追求的。在对乡村景色的细腻描写中,绿桑、黄犊、火光和饭香等意象,营造出一种温暖、富饶的田园画面。结尾部分通过描绘老翁的欢乐,传达了对简单、快乐生活的追求,以及对人生的豁达态度。这不仅展示了诗人对乡村生活的热爱,也反映了在动荡时期对安定生活的渴望。
整首诗表达了对理想田园生活的向往,反映了诗人对丰收与安宁生活的热爱,同时也流露出对现实政治的不满和对简单快乐生活的渴望。
《夜闻蟋蟀》这首诗的作者是?
A. 白居易
B. 陆游
C. 杜甫
D. 李白
诗中提到的“布谷”象征着什么?
A. 秋天的到来
B. 春天的农耕
C. 夏天的织布
D. 冬天的休息
诗中提到的“老翁白首如小儿”意在表达什么?
A. 老人失去记忆
B. 老人仍然保持童趣
C. 老人生活困难
D. 老人不愿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