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杜真人听松轩》

时间: 2025-05-07 09:39:59

诗句

计筹白石顶,闻有丹丘生。

和玉饮晨露,褰林餐绛英。

止鹤眠松警,萤火照书明。

为善得仙道,翛然不近名。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9:39:59

原文展示:

计筹白石顶,闻有丹丘生。和玉饮晨露,褰林餐绛英。止鹤眠松警,萤火照书明。为善得仙道,翛然不近名。

白话文翻译:

在白石山顶筹划,听说有丹丘生。与玉一同饮用晨露,在林中采摘绛英食用。鹤停止飞翔在松树上休息,萤火虫的光照亮了书本。行善得以修成仙道,自在地远离名利。

注释:

  • 计筹:筹划、计划。
  • 白石顶:指高耸的白石山峰顶。
  • 丹丘生:传说中的仙人。
  • 和玉:与玉石一起,比喻与珍贵之物相伴。
  • 晨露:清晨的露水,常被视为纯净之物。
  • 褰林:穿越树林。
  • 绛英:红色的花瓣,比喻珍贵之物。
  • 止鹤:鹤停止飞翔。
  • 眠松:在松树上休息。
  • 萤火:萤火虫的光。
  • 照书明:照亮书本,指读书。
  • 为善:行善。
  • 得仙道:修成仙道。
  • 翛然:自在、无拘无束的样子。
  • 不近名:远离名利。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倪瓒(约1301-1374),元代著名诗人,字元镇,号云林,江苏无锡人。他的诗风清新脱俗,多写山水田园,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杜真人听松轩》是倪瓒的一首代表作,通过描绘仙人生活的场景,表达了对仙道的向往和对名利的超然态度。

创作背景: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仙人生活的理想场景,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对仙人生活的想象,表达了作者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名利的超然态度。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仙人生活的理想场景为背景,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对仙人生活的想象,表达了作者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名利的超然态度。诗中“计筹白石顶,闻有丹丘生”描绘了一个高远的仙境,而“和玉饮晨露,褰林餐绛英”则进一步以珍贵的自然之物来象征仙人的生活。后两句“止鹤眠松警,萤火照书明”则通过动物和自然现象来描绘仙人的生活状态,最后“为善得仙道,翛然不近名”则直接表达了作者对仙道的向往和对名利的超然态度。整首诗语言清新,意境高远,表达了对自然和仙道的向往,以及对世俗名利的超然态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计筹白石顶,闻有丹丘生”:在白石山顶筹划,听说有丹丘生。这句描绘了一个高远的仙境,通过“计筹”和“闻有”表达了作者对仙境的向往。
  • “和玉饮晨露,褰林餐绛英”:与玉一同饮用晨露,在林中采摘绛英食用。这句以珍贵的自然之物来象征仙人的生活,表达了作者对仙人生活的想象。
  • “止鹤眠松警,萤火照书明”:鹤停止飞翔在松树上休息,萤火虫的光照亮了书本。这句通过动物和自然现象来描绘仙人的生活状态,表达了作者对仙人生活的向往。
  • “为善得仙道,翛然不近名”:行善得以修成仙道,自在地远离名利。这句直接表达了作者对仙道的向往和对名利的超然态度。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和玉饮晨露”中的“和玉”比喻与珍贵之物相伴。
  • 拟人:如“止鹤眠松警”中的“止鹤”和“眠松”赋予了动物和植物以人的行为。
  • 对仗:如“和玉饮晨露,褰林餐绛英”中的“和玉”与“褰林”,“饮晨露”与“餐绛英”形成对仗。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仙道的向往和对名利的超然态度。通过对仙人生活的理想场景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自然和仙道的向往,以及对世俗名利的超然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白石顶:高耸的山峰,象征高远和纯净。
  • 丹丘生:传说中的仙人,象征仙境和仙道。
  • 晨露:清晨的露水,象征纯净和珍贵。
  • 绛英:红色的花瓣,象征珍贵和美丽。
  • 止鹤:鹤停止飞翔,象征宁静和安详。
  • 眠松:在松树上休息,象征坚韧和长寿。
  • 萤火:萤火虫的光,象征光明和希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和玉饮晨露”中的“和玉”比喻什么? A. 与珍贵之物相伴 B. 与玉石一起 C. 与仙人一起 D. 与自然一起

  2. 诗中“止鹤眠松警”中的“止鹤”和“眠松”分别赋予了什么行为? A. 停止飞翔和在松树上休息 B. 飞翔和在松树上休息 C. 停止飞翔和在松树上飞翔 D. 飞翔和在松树上飞翔

  3. 诗中“为善得仙道,翛然不近名”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态度? A. 对名利的追求 B. 对名利的超然态度 C. 对仙道的追求 D. 对仙道的超然态度

答案:

  1. A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庐山谣》:描绘了庐山的壮丽景色,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 王维《山居秋暝》:描绘了山居的宁静景色,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诗词对比:

  • 李白《庐山谣》与倪瓒《杜真人听松轩》:两者都描绘了自然景色,但李白更注重景色的壮丽,而倪瓒更注重景色的宁静和仙境的想象。
  • 王维《山居秋暝》与倪瓒《杜真人听松轩》:两者都描绘了山居的宁静景色,但王维更注重景色的细腻描绘,而倪瓒更注重景色的仙境想象。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元诗选》:收录了倪瓒的多首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其诗风和创作背景。
  • 《唐诗三百首》:收录了李白和王维的多首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唐代诗人的诗风和创作背景。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次韵林初心先辈 次韵道辅丈荆州吟四首 次韵道辅丈荆州吟四首 次韵道辅丈荆州吟四首 次天启赠净利名吴道人韵 次坦之韵 次沈坦之简周开祖韵 次李德充别刘长因韵 次寄绿莎翁韵 次公卷韵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非字旁的字 闻呼即至 若张火伞 帖写 黽字旁的字 提土旁的字 畏义 恭贺新禧 月衔半规 让辟 含辛忍苦 得薄能鲜 而字旁的字 宪典 乛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