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11:42:2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1:42:22
入山二首
作者: 陈与义
都迷去时景,策杖烟漫漫。
微雨洗春色,诸峰生晚寒。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山中的所见所感。开头写道,眼前的景象让人迷失在过去的美好时光中,手握拐杖,漫步在烟雾缭绕的山间。细雨轻轻洗刷着春天的色彩,远处的诸峰都笼罩在傍晚的寒意中。
诗中提到的“春色”和“晚寒”常常在古代诗词中出现,象征着四季的变迁和自然的轮回。春天象征着生机和希望,而晚寒则暗示着生命的无常和时光的流逝。
作者介绍:陈与义(约1047年-1125年),字仲明,号逸民,宋代诗人、词人,曾任官职,后隐居山水之间。他的诗风清新雅致,常以自然景观为题材,抒发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陈与义晚年,他在山中隐居,以自然为伴,感受岁月的流逝与内心的宁静。在这个时期,社会动荡,诗人借山水寄情,表达对人生的思考与感悟。
《入山二首》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邃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的感悟。开篇“都迷去时景”,即刻引入一种怀旧的情绪,仿佛在追寻过去那些美好的时光。手握拐杖,漫步于烟雾缭绕的山间,给人一种孤独而又悠然的感觉,反映了诗人与自然融为一体的境界。
“微雨洗春色,诸峰生晚寒”句中,细雨洗刷着春天的色彩,展现了春天的清新与生机;而“诸峰生晚寒”则突显出傍晚的萧瑟与凄凉,形成鲜明的对比,激发了读者的思考。整首诗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哲思,仿佛在表达对光阴流逝的无奈与对自然美好的向往。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岁月流逝的感慨,传达出一种宁静而深沉的情感。
诗词测试:
诗中“都迷去时景”中的“迷”字意味着什么?
“微雨洗春色”的“洗”字表现了什么意象?
诗人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