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4:38:0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4:38:00
原文展示:
少年行 邵谒 〔唐代〕
丈夫十八九,胆气欺韩彭。 报仇不用剑,辅国不用兵。 以目为水鉴,以心作权衡。 愿君似尧舜,能使天下平。 何必走马夸弓矢,然后致得人心争。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一个十八九岁的大丈夫,他的勇气和胆量超过了韩信和彭越。他报仇不需要用剑,辅佐国家也不需要用兵。他以眼睛作为镜子,以心灵作为衡量事物的标准。他希望君主能像尧舜那样,使天下太平。何必骑马炫耀弓箭,然后才能赢得人心呢?
注释: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邵谒是唐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诗作流传至今,显示出一定的文学才华。这首诗可能是在表达对年轻英雄的赞美,以及对理想君主的向往。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在特定的社会背景下创作的,可能是对当时社会动荡、需要英雄和贤君来平定天下的期望。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比和象征手法,赞美了一位年轻英雄的胆识和智慧。诗中“胆气欺韩彭”一句,直接将主人公的胆气与历史上的名将相比,显示了他的非凡气概。而“报仇不用剑,辅国不用兵”则进一步强调了他的智慧和非暴力手段。后两句通过对尧舜的向往,表达了对和平与正义的渴望。整首诗语言简练,意象鲜明,情感深沉,是对年轻英雄和理想社会的赞美。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赞美年轻英雄的胆识和智慧,以及对理想君主和和平社会的向往。通过对比和象征手法,诗人表达了对非暴力和智慧解决问题的推崇,以及对和平与正义的渴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韩彭”指的是谁? A. 韩信和彭越 B. 韩非和彭祖 C. 韩愈和彭斯 D. 韩擒虎和彭城
诗中的年轻人解决问题的方式是什么? A. 使用武力 B. 依靠智慧和策略 C. 通过政治手段 D. 通过经济手段
诗中对君主的期望是什么? A. 像尧舜那样 B. 像秦始皇那样 C. 像汉武帝那样 D. 像唐太宗那样
答案: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