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2:06:3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2:06:35
繁华锦绣,今何处玉垒珠江依旧。
浣花人去,折柳桥横,只剩断碑残甃。
怕听鹃声,啼破一场春梦,都付绿稀红瘦。
对西山凭吊春归时候。知否。
王孟故宫零落,便殿宇尽成溪阜。
拾翠锦江,踏青绮陌,谁贳卓文君酒。
还幸芙蓉屏障,海棠香国,留得斜阳亭堠。
但云低天暮,何堪回首。
繁华绚烂的景象,如今在哪里呢?玉垒山和珠江依然存在。
浣花的人已离去,折柳的桥横在那里,只剩下断碑和残砖。
不敢再听那杜鹃的叫声,它打破了我的春梦,所有的美好都已消逝。
我在西山凭吊春天归去的时刻,你可知道?
王孟的故宫已然零落,殿宇如今成了溪沟和土丘。
在锦江拾翠,踏青在美丽的小路上,谁能为卓文君买酒呢?
幸好还有芙蓉的屏障,海棠的香气,留得斜阳映照的亭台。
但天色渐晚,回首往事,真是让人难以忍受。
作者介绍:左锡嘉,清代诗人,以其清新自然的风格著称,常以山水为题材,抒发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写作于对故国的怀念与游历之间,表现了诗人对美好过往的追思和对现实的惋惜。
《望远行第六体 蜀国怀古》是一首充满怀古之情的诗作,左锡嘉通过细腻的描绘与情感的渲染,展现了对昔日繁华的追忆与对现实的失落感。诗的开头以“繁华锦绣,今何处”引入,直接将读者置于一种对比的情境中,昔日的美好与今日的凋零形成鲜明的对立,展现出诗人深深的惆怅。
接下来的描写中,诗人提到“浣花人去,折柳桥横”,通过对景物的描写,暗示了离别与失落。这里的“浣花人”不仅仅是一个角色,更是昔日繁华的象征,随着他们的离去,所有的生机与活力也随之消逝。诗中“怕听鹃声”更是将情感推向高潮,杜鹃的啼叫打破了春梦,令人倍感失落。
在对历史的凭吊中,诗人提到“王孟故宫零落”,这是对过往辉煌的追忆和对现状的无奈。整首诗通过对比、意象的转换,层层递进,情感愈加浓烈,最终在“何堪回首”的感叹中达到高潮,诗人对往事的追溯和对未来的迷茫交织在一起,构成了对生命的深刻反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对蜀国昔日繁华的追忆与现实的冷酷对比,体现了诗人对逝去时光的无奈与惋惜,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渴望与追寻,也反映了人对历史和自然的深刻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繁华锦绣”是用来描绘什么的?
“怕听鹃声”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诗中提到的“王孟故宫”指的是?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