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22:25:1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22:25:16
霏霏小雨湿松株,疑是初成道士图。我亦搜诗要穷底,此时幽思不枝梧。
细雨纷纷洒落在松树上,仿佛是一幅刚完成的道士图。我也想深入探索诗歌的奥秘,此刻的思绪深邃而不断。
作者介绍:赵蕃(1143—1229),字昌父,号章泉,原籍郑州。南宋中期诗人,与韩淲并称“上饶二泉”,是江西诗派的重要人物。他的诗多写自然景物和个人情感,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这首诗可能是在赵蕃游历道观或山林时所作,表达了他对自然景物的感受以及对诗歌创作的追求。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细雨中的松树,将其比作一幅道士图,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物的敏锐观察和丰富的想象力。诗中的“霏霏小雨湿松株”一句,通过“霏霏”和“湿”两个词,生动地描绘了雨中的松树,给人以清新湿润的感觉。后两句“我亦搜诗要穷底,此时幽思不枝梧”,则表达了诗人对诗歌创作的执着追求和深沉的思绪。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体现了诗人对自然和诗歌的热爱。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自然与诗歌的结合,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物的感受和对诗歌创作的追求。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想象力,诗人展现了自然之美和诗歌之美。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的“霏霏小雨湿松株”描绘了什么景象? A. 大雨中的松树 B. 细雨中的松树 C. 晴天中的松树 D. 雪中的松树
诗中的“疑是初成道士图”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A. 比喻 B. 拟人 C. 对仗 D. 排比
诗中的“我亦搜诗要穷底”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追求? A. 对自然的热爱 B. 对诗歌的执着追求 C. 对道士的向往 D. 对画作的欣赏
答案:1. B 2. A 3. B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