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灵就道间》

时间: 2025-04-30 22:25:16

诗句

霏霏小雨湿松株,疑是初成道士图。

我亦搜诗要穷底,此时幽思不枝梧。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22:25:16

原文展示

霏霏小雨湿松株,疑是初成道士图。我亦搜诗要穷底,此时幽思不枝梧。

白话文翻译

细雨纷纷洒落在松树上,仿佛是一幅刚完成的道士图。我也想深入探索诗歌的奥秘,此刻的思绪深邃而不断。

注释

  • 霏霏:形容雨细密的样子。
  • 松株:松树。
  • 疑是:仿佛是。
  • 道士图:指描绘道士的画作。
  • 搜诗:寻找、创作诗歌。
  • 穷底:深入到底,探索到底。
  • 幽思:深沉的思绪。
  • 不枝梧:不断,不间断。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赵蕃(1143—1229),字昌父,号章泉,原籍郑州。南宋中期诗人,与韩淲并称“上饶二泉”,是江西诗派的重要人物。他的诗多写自然景物和个人情感,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这首诗可能是在赵蕃游历道观或山林时所作,表达了他对自然景物的感受以及对诗歌创作的追求。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细雨中的松树,将其比作一幅道士图,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物的敏锐观察和丰富的想象力。诗中的“霏霏小雨湿松株”一句,通过“霏霏”和“湿”两个词,生动地描绘了雨中的松树,给人以清新湿润的感觉。后两句“我亦搜诗要穷底,此时幽思不枝梧”,则表达了诗人对诗歌创作的执着追求和深沉的思绪。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体现了诗人对自然和诗歌的热爱。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霏霏小雨湿松株:这句描绘了细雨纷纷洒落在松树上的景象,通过“霏霏”和“湿”两个词,传达了雨的细密和松树的湿润。
  2. 疑是初成道士图:这句将雨中的松树比作一幅刚完成的道士图,展现了诗人的想象力,同时也暗示了道士的清修和松树的坚韧。
  3. 我亦搜诗要穷底:这句表达了诗人对诗歌创作的执着追求,希望能够深入探索诗歌的奥秘。
  4. 此时幽思不枝梧:这句描绘了诗人此刻深沉的思绪,思绪不断,如同松树的枝叶一样连绵不绝。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雨中的松树比作道士图,形象生动。
  • 拟人:“幽思不枝梧”中的“不枝梧”赋予了思绪以人的特性,表达了思绪的连绵不断。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自然与诗歌的结合,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物的感受和对诗歌创作的追求。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想象力,诗人展现了自然之美和诗歌之美。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霏霏小雨:细密的雨,给人以清新湿润的感觉。
  • 松株:松树,象征坚韧和长寿。
  • 道士图:描绘道士的画作,象征清修和超脱。
  • 幽思:深沉的思绪,象征诗人的内心世界。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霏霏小雨湿松株”描绘了什么景象? A. 大雨中的松树 B. 细雨中的松树 C. 晴天中的松树 D. 雪中的松树

  2. 诗中的“疑是初成道士图”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A. 比喻 B. 拟人 C. 对仗 D. 排比

  3. 诗中的“我亦搜诗要穷底”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追求? A. 对自然的热爱 B. 对诗歌的执着追求 C. 对道士的向往 D. 对画作的欣赏

答案: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韩淲《涧上》:这首诗也描绘了自然景物,与赵蕃的诗风相近,可以对比阅读。

诗词对比

  • 赵蕃的《灵就道间》与韩淲的《涧上》都描绘了自然景物,但赵蕃的诗更注重对诗歌创作的思考,而韩淲的诗则更注重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赵蕃的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他的诗歌风格。
  • 《江西诗派研究》:详细介绍了江西诗派的发展和特点,有助于理解赵蕃的诗歌创作背景。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忆秦娥(舟中书事) 烛影摇红 水龙吟(云意) 浣溪沙(题湖楼壁) 浣溪沙 浣溪沙 思佳客 永遇乐(次韵吊青楼) 思佳客(中秋后一日借月意) 思佳客(立秋前一日西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弋字旁的字 呼卢喝雉 因祸得福 藴藻 由廵 折文旁的字 页字旁的字 敢想敢干 开宗 俪陈 是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疏玩 包含猜的成语 方字旁的字 黄皮寡廋 哀告宾服 鼠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