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初七日雨殊未沾足作四十字》

时间: 2025-04-23 07:48:46

诗句

上天怜久旱,赫日变浓阴。

要使今年熟,须成三日霖。

萧疏财却暑,点滴谩过林。

问我无田客,那怀闵雨心。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3 07:48:46

原文展示:

初七日雨殊未沾足作四十字 赵蕃 〔宋代〕 上天怜久旱,赫日变浓阴。 要使今年熟,须成三日霖。 萧疏财却暑,点滴谩过林。 问我无田客,那怀闵雨心。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上天怜悯长时间的干旱,炽热的太阳变成了浓厚的阴云。为了使今年的庄稼成熟,需要连续三天的雨水。稀疏的雨点虽然能驱散暑气,但点点滴滴的雨水只是缓慢地穿过树林。我这个没有田地的人,为何也会怀有同情干旱的心情呢?

注释: 字词注释:

  • 赫日:炽热的太阳。
  • 浓阴:浓厚的阴云。
  • 霖:连绵不断的雨。
  • 萧疏:稀疏。
  • 财:通“才”,仅仅。
  • 谩:缓慢。
  • 闵雨心:同情干旱的心情。

典故解析:

  • 无特定典故,主要表达对干旱的同情和对雨水的期盼。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赵蕃(1143-1229),字昌父,号章泉,宋代诗人。他的诗多写自然景色和田园生活,风格清新自然。此诗写于干旱时期,表达了对雨水的渴望和对农民的同情。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干旱时期,诗人通过诗歌表达了对雨水的渴望和对农民的同情。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干旱的深切同情和对雨水的渴望。首两句通过对比炽热的太阳和浓厚的阴云,形象地描绘了天气的变化。中间两句强调了雨水对庄稼成熟的重要性,以及稀疏雨点的不足。最后两句则表达了诗人虽然无田,但仍怀有关心农民的心情,体现了诗人的同情心和人文关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上天怜久旱,赫日变浓阴。——诗人以天象变化来表达对干旱的同情,炽热的太阳变成了浓厚的阴云,预示着雨水的到来。
  2. 要使今年熟,须成三日霖。——强调了雨水对庄稼成熟的重要性,需要连续三天的雨水。
  3. 萧疏财却暑,点滴谩过林。——描述了稀疏的雨点虽然能驱散暑气,但不足以满足需求,雨水只是缓慢地穿过树林。
  4. 问我无田客,那怀闵雨心。——诗人自问为何会怀有同情干旱的心情,体现了诗人的同情心和人文关怀。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赫日和浓阴的对比,形象地描绘了天气的变化。
  • 拟人:将上天拟人化,表达了对干旱的同情。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表达对干旱的同情和对雨水的渴望,体现了诗人的人文关怀和对农民生活的关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赫日:炽热的太阳,象征干旱。
  • 浓阴:浓厚的阴云,象征雨水的希望。
  • 霖:连绵不断的雨,象征丰收的希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赫日变浓阴”表达了什么? A. 天气变冷 B. 天气变热 C. 天气由晴转阴 D. 天气由阴转晴
  2. 诗人为何怀有同情干旱的心情? A. 他有田地 B. 他没有田地 C. 他是个农民 D. 他是个官员
  3. 诗中“须成三日霖”意味着什么? A. 需要三天的雨水 B. 需要三天的阳光 C. 需要三天的风 D. 需要三天的雪

答案: 1. C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表达了对国家动荡和人民苦难的同情。
  • 王维《山居秋暝》:描绘了自然景色和田园生活。

诗词对比:

  • 杜甫《春望》与赵蕃此诗对比,前者表达了对国家动荡的忧虑,后者表达了对干旱的同情。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赵蕃的诗作,可深入了解其诗歌风格。
  • 《唐诗三百首》:收录了杜甫的诗作,可对比不同诗人的风格。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调笑令 芳草渡 芳草渡 叔由闻西风有怀归之曲,吴波容与,明月依人,感遇成歌,以当秋饯。 芳草渡 江南早春重遇中实感梦而作 芳草渡·彊村见示还乡过碧浪湖作,枨触旧游,百端交集,依韵答寄 芳草 芳草渡 依清真四声和伯越还乡之作 芳草渡 芳草 芳草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文字旁的字 淹笃 候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八字旁的字 几字旁的字 豫数 崎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阴阳惨舒 不容置疑 口字旁的字 贞子 梦周 开路先锋 鬯字旁的字 隘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拄笏看山 桃李节 断无此理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