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别无锡南禅莲老》

时间: 2025-04-27 13:03:02

诗句

生平罹百忧,老来始一欣。

得履方外趣,不涉卷内闻。

留锡憩福境,禅悦志所勤。

日款乡关旧,俱叹鸿鹄分。

偶同窗雨,永怀九仙云。

好持洞下香,法界期普薰。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3:03:02

原文展示

别无锡南禅莲老
作者:曹勋 〔宋代〕

生平罹百忧,老来始一欣。
得履方外趣,不涉卷内闻。
留锡憩福境,禅悦志所勤。
日款乡关旧,俱叹鸿鹄分。
偶同窗雨,永怀九仙云。
好持洞下香,法界期普薰。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感悟和对禅宗的向往。诗人回顾自己一生所经历的种种烦恼,但在老年时却找到了欣慰。虽然他身处书卷之外,却得以体会到一种超然的乐趣。他选择留在无锡,享受福地的宁静,勤于修禅,心灵得到满足。诗人怀念故乡,感叹自己与志同道合的朋友如同鸿鹄般各自分飞。偶然间与同窗在雨中相聚,心中永远怀念那些高洁的理想。诗人喜欢在洞中燃香,期望法界的香气能够普遍飘散。


注释

  • 生平罹百忧:意指一生经历了许多烦恼。
  • 老来始一欣:年老时才开始感受到欣慰。
  • 得履方外趣:得到一种超脱世俗的乐趣。
  • 不涉卷内闻:不再关注书本中的纷扰。
  • 留锡憩福境:留在无锡这个福地休息。
  • 禅悦志所勤:在禅宗中获得快乐,努力修行。
  • 日款乡关旧:时常思念故乡。
  • 俱叹鸿鹄分:都感叹志趣的分歧,像鸿鹄一样。
  • 偶同窗雨:偶然与同学在雨中相聚。
  • 永怀九仙云:永远怀念高洁的理想。
  • 好持洞下香:喜欢在洞中点燃香火。
  • 法界期普薰:希望法界的香气能够普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曹勋,宋代诗人,擅长诗词,风格清新脱俗,常以自然和禅宗为题材,反映了他对生活的独特见解和内心的安宁。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诗人晚年,经历了人生的风风雨雨后,逐渐对世俗的追求看淡,向往一种超然的生活。无锡的南禅寺环境幽美,成为他修身养性、追求禅悦的理想之地。


诗歌鉴赏

《别无锡南禅莲老》是一首充满哲理和情感的诗作,诗人通过对个人经历的回顾,展现了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开篇即以“生平罹百忧”切入,准确地道出了人生的苦累,随后却转向老年时的“始一欣”,形成鲜明对比,传递出一种对生活的释然与感悟。

诗中展现了诗人对超然生活的向往,“得履方外趣,不涉卷内闻”,他选择远离世俗的繁杂,沉浸于禅悦的乐趣之中,体现出一种淡泊明志的高洁情怀。诗人对故乡的怀念、“日款乡关旧”也让人感受到他内心深处的柔情与眷恋。

整首诗在意境上非常优雅,语言简练而富有韵味,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友情和人生哲学的深刻理解。通过对比与象征,诗人在表达个人情感的同时,也反映了对世事的看淡与接受,成就了这首诗的深刻内涵。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生平罹百忧:人生经历了无数烦恼。
  2. 老来始一欣:年老时终于找到了欣慰。
  3. 得履方外趣:超脱于世俗的乐趣。
  4. 不涉卷内闻:不再关注书本中的纷扰。
  5. 留锡憩福境:留在无锡的福地中休憩。
  6. 禅悦志所勤:在禅宗中获得快乐,心志专注于修行。
  7. 日款乡关旧:常常思念故乡和往昔。
  8. 俱叹鸿鹄分:感叹志趣的分歧,像鸿鹄般各自飞翔。
  9. 偶同窗雨:偶然与同学在雨中重聚。
  10. 永怀九仙云:心中永怀高洁的理想。
  11. 好持洞下香:喜欢在洞中点燃香火。
  12. 法界期普薰:希望法界的香气能够普遍弥漫。

修辞手法:诗中使用了对比(年轻时的忧愁与老年的欣慰),寓意(鸿鹄象征志向),以及意象(莲花、香火等),展示了诗人追求超脱与内心安宁的情感。

主题思想:这首诗主要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感悟,强调了在经历了无数烦恼后,老年时找到内心的宁静与满足,反映出一种超然的生活态度与对禅宗的向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莲花:象征纯洁与高尚,代表诗人向往的理想境界。
  • 香火:象征着信仰与修行,表达了诗人对禅宗的追求。
  • 鸿鹄:象征志向与理想,反映诗人与友人间的情感联系。

这些意象不仅丰富了诗的层次,也使得诗歌的情感更加深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百忧”指的是诗人的什么? a. 快乐
    b. 烦恼
    c. 富裕
    答案:b

  2. 诗人在老年时找到了什么? a. 忧愁
    b. 欣慰
    c. 忙碌
    答案:b

  3. “偶同窗雨”中“窗”指的是什么? a. 窗户
    b. 同学
    c. 雨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月下独酌》:同样表现对人生的哲思与孤独感。
  • 王维《送别》:描绘友谊与人生旅途的感慨。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月下独酌》相比,曹勋的《别无锡南禅莲老》更强调内心的宁静与超然的生活态度;李白则更多体现了对酒与自然的陶醉和对人生的豪情。


参考资料

  • 《宋代诗人研究》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仲天贶、王元直自眉山来见余钱塘,留半岁, 答周循州 腊日游孤山访惠勤惠思二僧 胡穆秀才遗古铜器似鼎而小上有两柱可以覆而 自径山回得吕察推诗用其韵招之宿湖上 蝎虎 观大水望朝阳岩作?此诗为沈辽作? 祷雨龙公既应刘景文有诗次韵 次韵曹子方运判雪中同游西湖 和子由木山引水二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赞不容口 包含缉的词语有哪些 筑台募士 片字旁的字 至善至美 计穷途拙 读书种子 包含科的成语 支用 枉累 玩世不羁 辱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魚字旁的字 身字旁的字 玩耍 包含凄的成语 工字旁的字 业字旁的字 高劲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