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04:32:1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04:32:12
细君
作者: 曹勋 〔宋代〕
族类皆有偶,所偶各有方。
我本汉家女,远嫁乌孙王。
言语既不通,嗜欲宁相当。
生肉以为食,膻酪以为浆。
毛卉袭衣服,蒜薤为馨香。
呜呜当歌舞,跳跃纷低昂。
风沙障白日,四野皆苍黄。
逐猎射禽兽,藉草毡为墙。
喜怒不可测,贪戾过豺狼。
自为治宫室,仅能庇风霜。
岁时一相见,但见眉目光。
东南望汉日,独觉霜天长。
飞鸟恋故林,游子思故乡。
而我被遐弃,失身投穷荒。
明明汉天子,一女奚足伤。
武威与文德,岂不在周行。
吾王居下国,奉上固所当。
结亲徒自辱,掩泣羞汉皇。
这首诗表达了一个汉族女子远嫁乌孙国的苦闷与孤独。她感叹每个民族都有配偶,而自己作为汉家女子,却远嫁给乌孙王,言语不通,生活习俗差异巨大。她以生肉为食物,以膻酪为饮料,穿着毛衣,享受的香气是蒜薤。虽然偶尔歌舞启欢,但外面的风沙和荒凉的环境让她倍感无奈。她的情绪像野兽般难以捉摸,生活条件艰苦,仅能在草毡搭成的小屋中庇护风霜。每年只有一次见面,看到的只是对方的眼神。她遥望东南的汉朝,感受到霜天的漫长,像飞鸟恋恋不舍于故林,游子思念故乡。自己被抛弃,身陷穷荒,明明是汉朝的公主,却感受到无尽的伤痛。她质疑汉天子与乌孙王的关系,认为这段婚姻只是给自己带来了耻辱,掩饰不住心中的泪水与对汉皇的羞愧。
曹勋,字宗宪,号岳阳,南宋时期人,主要以词作著称,擅长抒发个人情感,作品多涉及家庭、爱情、故乡等主题。
《细君》写于南宋时期,正值汉朝与周边民族交往频繁的时期。诗中女主人公的远嫁反映出当时汉族与其他民族的婚姻关系以及由此带来的文化冲突与个体的痛苦。
《细君》是一首充满情感和深刻思考的诗歌,描绘了汉族女子在远嫁异国后的孤独与无奈。诗中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示了她的生活困境和情感波动,从饮食到衣着,再到情绪的变化,均反映出她对故乡的思念和对生活的无奈。诗人以生动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构建了一个充满异国情调却又让人感到无比陌生的环境,凸显了文化交流中的冲突与磨难。
此外,诗中反复出现的对比手法,将汉文化与乌孙文化的差异表现得淋漓尽致,尤其是饮食和生活方式的对比,展现了她在异国他乡的无助和失落。最后,诗人以“结亲徒自辱”结尾,表达了对这段婚姻的反思与不满,突显出女性在家国大义面前的无奈与悲愤,给读者留下深刻的思考。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表达对于异国婚姻的无奈与对汉族故乡的深切思念,展现了女性在政治婚姻中的悲惨境遇,以及对个人情感与家国情怀的思考。
曹勋是哪一个朝代的诗人?
诗中提到的“乌孙王”指的是哪个民族?
“喜怒不可测”表达了什么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