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7:08:4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7:08:41
作者: 陈璘(兰修) 〔清代〕
类型: 古诗词
红绽葵榴,翠添榆柳,佳节喜遇新晴。
清幽池馆,一棹小舟轻。
坐看新荷泛水,蓦忽地娇啭流莺。
间关舌,醒人心目,欲去又迟行。
喧声。来隔浦,龙舟竞渡,锦夺标争。
看时妆艳丽,画舫鲜明。
追想当年此景,西子湖泣荐离觥。
伤心事,沉湘殉粤,今古恨难平。
红色的葵花和绯红的榴花绽放,翠绿的榆树和柳树映衬,佳节的欢愉在新晴的天气中显得格外明媚。
在清幽的池塘边,轻轻划着小舟,坐看新荷荡漾在水面上,忽然听见流莺的娇声清啭。
它那柔美的鸣叫,仿佛能唤醒人的心灵,想要离去却又迟迟不愿动身。
远处的喧闹声传来,龙舟在水中竞渡,彩绸夺目的旗帜争相争胜。
看到那时的妆容艳丽,画舫色彩鲜明。
不禁追忆往年此景,如西子湖畔泪洒离觥。
伤心往事,沉湘殉粤,今古的怨恨难以平息。
作者介绍: 陈璘(兰修)生活在清代,擅长诗词,风格清丽,情感细腻。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在端阳节期间创作的,表达了作者对节日的欢愉与对往事的追忆,结合了个人情感与传统节日的氛围。
本诗通过描绘美丽的自然景象与热闹的节日活动,展现了清代端午节的氛围。诗人通过对葵花、榴花、榆柳等自然景物的描写,营造出一种和谐、欢快的氛围。清幽的池馆和小舟的轻荡则增添了诗的宁静感,寓意着诗人在欢愉之余的思考与回忆。
“间关舌,醒人心目,欲去又迟行”展示了诗人面对美景与欢声笑语时的犹豫与不舍,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后半部分通过对龙舟竞渡的描写,展现了节日的热闹景象,形成了欢快与沉重的对比。最后,诗人以西子湖的泪水和沉湘殉粤的悲情,表达了对往事的深刻怀念和对历史悲剧的感慨,增强了诗的情感深度。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描绘端午节的美景与热闹,反映了诗人对往事的追忆和对历史的感慨,结合了欢快与悲伤的情感,展现了传统节日的丰富内涵。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节日是什么?
“红绽葵榴”中的“葵”指的是哪种植物?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