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8:53:1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8:53:14
满庭芳 柳
作者: 熊琏 〔清代〕
汉苑芳踪,隋堤旧事,和云和水苕苕。
年年攀折,离恨有千条。
何必渭城灞岸,风流态今古魂销。
应擘尽江南好梦,烟雨短长桥。
一鞭回首处,浓阴雨岸,十里笙箫。
爱轻丝无力,漫舞宫腰。
长怕系春不住,东风里点点花飘。
空赢得暮鸦残照,憔悴几人描。
这首诗以汉代的花园和隋代的堤岸为引子,描绘了与云水相和谐的景象。每年都有人攀折柳枝,离别的忧伤似乎有千条之多。何必去渭城和灞岸怀旧,风流的情态今古都已消逝。应当尽情享受江南的美梦,那烟雨朦胧的短桥。回首时,浓密的阴雨和岸边的十里笙箫交织在一起。爱如轻丝般无力,随意地在宫中舞动。长久以来害怕春天无法停留,东风中点点花瓣飘落。最后只能空留暮鸦在残照中,几人感到憔悴。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熊琏,清代诗人,生于清朝中期,擅长诗词,受到当时社会和文化的深刻影响。他的诗风细腻,擅于表达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观的结合。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在作者感慨离别与春天流逝之际写成的,反映了当时社会对美好生活与感情的追求,以及对历史的追忆和对现实的无奈。
《满庭芳 柳》充满了细腻的情感与深刻的思考,通过古代典故与自然意象的结合,展现了诗人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诗中提到的“汉苑芳踪”和“隋堤旧事”,不仅指代古代美好的场景,更是象征着对历史的追忆与对青春岁月的惋惜。每年柳枝被攀折,暗示着岁月的流逝与离别的苦楚。
“何必渭城灞岸”一句,表现出诗人对离别的无奈,似乎在说离愁并不需要特定的地点,而是内心深处的情感。接下来的“应擘尽江南好梦”,则转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表达出对生活中美好时光的珍惜。
整首诗通过“浓阴雨岸,十里笙箫”的意象描绘出了一幅烟雨朦胧的江南图景,进一步增强了诗歌的情感深度。诗的结尾处提到的“空赢得暮鸦残照,憔悴几人描”,则是对生活无常与人事变迁的感慨,令人感到一丝悲凉。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离愁别绪、对美好时光的怀念与珍惜展开,反映了诗人在面对时间流逝与生活变迁时的无奈与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汉苑芳踪”指代的是哪个朝代的景象?
诗中“何必渭城灞岸”的意思是?
诗中哪些意象体现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追忆?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