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点绛唇·破萼江梅》

时间: 2025-05-02 21:39:50

诗句

破萼江梅,迥然标格冰肌莹。

暗香疏影。

月张银塘静。

折取一枝,与插多情鬓。

临鸾镜。

粉容相并。

试问谁端正。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21:39:50

原文展示:

破萼江梅,迥然标格冰肌莹。
暗香疏影。月张银塘静。
折取一枝,与插多情鬓。
临鸾镜。粉容相并。
试问谁端正。

白话文翻译:

破裂的梅花花瓣,独自展现出冰清玉洁的风格和光彩。
暗香飘散,影子疏落。夜月照耀着静谧的银塘。
我折下一枝梅花,插在柔美的发鬓上。
在镜前轻轻打量,粉妆与梅花相映成趣。
不禁要问:究竟谁更端庄动人?

注释:

  • 破萼:指梅花的花瓣破裂,形容梅花的美丽和脆弱。
  • 江梅:即江边的梅花,特指生长在水边的梅花。
  • 冰肌莹:形容梅花的清雅和洁净,像冰一样透明。
  • 暗香疏影:暗香飘散,影子稀疏,形容梅花香气淡雅。
  • 银塘:指月光照耀下的水面,像银色的塘。
  • 多情鬓:形容女子的发鬓,增添了情感的细腻。
  • 临鸾镜:面对镜子,形容女子打扮。
  • 粉容:指女子的妆容。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此诗的作者不详,但可以推测为宋代的一位诗人。宋代诗歌以清新婉约著称,常描绘自然景物与情感。

创作背景:可能是作者在春天梅花盛开的时节,感受到梅花的清香与美丽,借梅花抒发自身的情感与思绪。

诗歌鉴赏:

《点绛唇·破萼江梅》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梅花的独特之美以及与之相关的人情感。整首词以“破萼江梅”开篇,直接引入主题,梅花的“破萼”暗示了它的娇弱与美丽,并与“冰肌莹”的形象结合,突显出梅花在寒冬中的坚韧与高洁。接着,作者通过“暗香疏影”描绘出梅花的幽香,与“月张银塘静”映衬出夜晚的宁静,营造出一种清幽的氛围。

“折取一枝,与插多情鬓”一句,表现了作者的细腻情感,折梅插发不仅展示了梅花的美,更暗喻了作者对青春与爱情的珍视。最后的“试问谁端正”则引发了对美的思考,体现出一种自我审视的情感。

整首词不仅渗透着对梅花的赞美,更蕴含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追求,表达了作者内心的柔情与对生活的热爱。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第一联通过“破萼江梅”引入,展现梅花的美。
    • 第二联描写梅花的香气与月色的静谧,营造出柔和的氛围。
    • 第三联表现作者对梅花的珍视,表达出情感的细腻与温柔。
    • 第四联通过镜子反思自身的美丽,提出对美的追问。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梅花比作冰清玉洁的形象,增强了其美感。
    • 对仗:词句之间的对仗工整,增强了音乐感。
    • 拟人:梅花的暗香与影子被赋予情感,生动形象。
  •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梅花的赞美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蕴含着细腻的情感与对生活的热爱。

意象分析:

  • 梅花:象征高洁、坚韧,和美丽的情感。
  • 月光:象征宁静、清幽,营造出梦幻的氛围。
  • 镜子:象征自我反思,展示内心的美与情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破萼江梅”指的是什么?

    • A. 破碎的梅花
    • B. 江边的梅花
    • C. 以上都是
  2. “暗香疏影”中,暗香指的是什么?

    • A. 明显的香气
    • B. 隐约的香气
    • C. 不存在的香气
  3. 作者在镜前自问“试问谁端正”是想表达什么?

    • A. 对他人的赞美
    • B. 对自身的反思
    • C. 对外界的批评

答案

  1. C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陆游的《卜算子·咏梅》

诗词对比

  • 比较李清照与此词中对梅花的描写,李清照的作品更多表现出对梅花的柔情,而本词则更强调梅花的坚韧与孤高。两者展现了不同的女性情感与美学追求。

参考资料:

  • 《宋代诗词选》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梅花的文化内涵与象征意义》

相关查询

玉楼春·丙 玉楼春(客有游山者,忘携具,以词来索酒,用韵以答。时余以病不往) 玉楼春 其四 玉楼春·为病树丈题佳住楼词意图 玉楼春 立秋 玉楼春 其一 春怀 玉楼春 春日 玉楼春 夜雨有怀兰畹姊 玉楼春 玉楼春 甲戌清明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自矜其勇 流里流气 类是而非 婿结尾的成语 包含烧的成语 雍容雅步 青字旁的字 隐相 包含喻的成语 金科玉条 马字旁的字 戴笠故交 包含怅的词语有哪些 舒舒服服 侍箕帚 塑料地板 尣字旁的字 瓜字旁的字 豕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