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6:19:0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6:19:03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释迦老子,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幻化空身即法身,个中无染亦无尘。
拈匙把箸如明了,扫地烧香不倩人。
所有有形的事物,犹如梦幻与泡影;就像露水和闪电,应该如此看待。
释迦和老子,只知道这一方面,而不知道更深的道理。
幻化的空身就是法身,里面既没有污垢也没有尘埃。
提着勺子和筷子如同领悟,打扫和烧香不需要依赖他人。
释怀深,宋代高僧,擅长禅宗诗词,崇尚简单而深刻的思想,作品常反映其对人生和宇宙的思考。
本诗创作于宋代,社会动荡,心灵追求真理和宁静的愿望促使作者深入探索佛教与道教思想,试图揭示生命的本质。
《偈一百二十首 其六十九》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深刻的哲理。诗中提到的“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揭示了物质世界的虚幻,强调了佛教的无常观念。诗人呼唤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保持觉悟,理解世界的本质,摒弃对表象的执着。通过对释迦与老子的对比,诗人指出即使是伟大的思想家也可能只理解了表面,而未能深入其内涵。这种自省的态度在诗中得以体现,传达出一种超然和清明的生活智慧。
诗中“幻化空身即法身,个中无染亦无尘”进一步阐述了内心的清净与真实自我的关系,表达了对物质和精神的超越。最后两句“拈匙把箸如明了,扫地烧香不倩人”则将佛教教义与日常生活结合,强调内心的觉悟与自我修行的重要性。这首诗不仅是对人生的深刻思考,也是对如何在纷扰的生活中保持内心宁静的指引。
诗歌的中心思想在于强调生活的短暂与无常,鼓励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保持内心的清净与觉悟,不被外物所累,追求真实的自我和深层的理解。
诗中提到的“一切有为法”是什么意思?
“幻化空身即法身”这句诗的意思是什么?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