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2:24:3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2:24:30
散发垂肩嬾更簪,一窗竹水对萧森。
从来耻作资身策,老去终怀报国心。
雷起鼻端秋枕石,泉鸣指下夜横琴。
不缘羸病愁迎客,经岁何人肯见临?
披散头发垂肩,不愿再插发簪,
一扇窗前竹影摇曳,对着萧瑟的树林。
我从来不以谋生为目的,
即使年老,心中仍怀有报国之志。
雷声在鼻边响起,秋天的枕石上,
泉水在我指下鸣响,夜里我弹着横琴。
不是因为我羸弱多病才不接待客人,
整年有谁来光临我的门庭呢?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南宋著名诗人、词人、爱国者。其一生经历了国家的沦亡与复兴,作品中常流露出对国家的深切关怀与个人的忧虑。
创作背景: 《散发》创作于陆游晚年,正值南宋国势衰弱之时,作者以个人的生活状态反映出对国家的忧虑与不甘,表达了他虽身处逆境仍不忘报国的志向。
《散发》是一首充满个人情感的诗作,诗中体现了陆游对生活的淡泊态度和对国家的深切关怀。开篇以“散发垂肩,嬾更簪”描绘了他随意的生活状态,表现出一种对世俗的洒脱与不拘。接着“竹水对萧森”则营造出一种静谧的环境,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宁静。
而“从来耻作资身策,老去终怀报国心”是全诗的情感核心,显示了他不愿为谋生而屈就的高洁志向,尽管年老,他依然心系国家。这份情怀与责任感让人动容。
后面的“雷起鼻端秋枕石,泉鸣指下夜横琴”则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展现了诗人孤独而深邃的内心世界。最后一句“不缘羸病愁迎客,经岁何人肯见临”道出了陆游晚年孤独的现实,表现出他虽有报国之志,但身处困境,难以找到志同道合之人。
整首诗在情感上沉郁而不失宁静,反映了陆游对国家的深情与对个人命运的无奈,具有强烈的历史感和个人情感的交织。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陆游对国家的忧虑与对个人命运的思考,展现了他高洁的志向与孤独的现实,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散发垂肩”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态度?
A. 世俗生活
B. 朋友
C. 自然
“老去终怀报国心”中的“报国心”指的是什么?
A. 个人理想
B. 对国家的忠诚
C. 家庭责任
诗的最后一句反映了诗人怎样的感受?
A. 孤独
B. 快乐
C. 忧伤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陆游与李煜的作品都表达了对国家的忧虑与个人的孤独,但陆游更强调高洁的志向,而李煜则更多地展现个人情感与对往日繁华的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