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2:23:1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2:23:11
李彦泽从余求卫公兵法 王灼 〔宋代〕
卫公少时已知兵,坐谈厌倒韩擒虎。 一朝委事虬须虏。南殲荆盗北锄虏。 出其绪馀教君集,犹谓四夷莫予侮。 乃知机略妙无比,攻城破阵一仰俯。 当时传公挟异术,云祲孤虚自默数。 可怜痴儿尚诡怪,至作齐东野人语。 我家旧畜公遗书,片段飘零十得五。 开囊取拾送君读,想见明窗口如敼。 玉舆消息渺吴越,铁骑纵横暗江浦。 学成出去清胡尘,莫道儒生不能武。
卫公年轻时就精通兵法,坐谈兵法时连韩擒虎都感到厌倦。 一旦被任命处理虬须虏的事务,南征荆盗,北伐敌虏。 他将兵法的精髓传授给君集,还认为四夷不敢轻视我。 由此可知他的机智和策略无比巧妙,攻城破阵易如反掌。 当时传说卫公掌握着神秘的兵法,能默数云气和孤虚。 可怜那些愚昧的人还相信这些诡异的说法,甚至编造出荒诞不经的言论。 我家保存着卫公的遗书,虽然片段飘零,但还能找到十之五六。 打开书囊,捡拾整理后送给您阅读,可以想象您在明亮的窗前如饥似渴地学习。 朝廷的消息在吴越之地已经渺茫,铁骑横行,江浦之地暗淡无光。 学成兵法后出去清除胡尘,不要认为儒生就不能武。
作者介绍: 王灼,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诗作流传较广,风格多变,既有豪放之作,也有细腻之笔。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王灼应李彦泽之请求,为其讲解卫公兵法而作。诗中通过对卫公李靖的赞美,表达了作者对兵法的重视和对李彦泽的期望。
这首诗通过对卫公李靖的赞美,展现了其卓越的军事才能和深邃的兵法智慧。诗中“卫公少时已知兵”一句,即点明了卫公的军事天赋,而“坐谈厌倒韩擒虎”则进一步以韩擒虎的厌倦来衬托卫公的博学多才。后文通过对卫公战绩的描述,如“南殲荆盗北锄虏”,展现了其军事成就的辉煌。诗的结尾部分,作者鼓励李彦泽学习兵法,表达了儒生亦能武的观念,体现了宋代文人对兵法的重视和对国家安危的关切。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卫公李靖的赞美,表达了作者对兵法的重视和对李彦泽的期望,同时也体现了儒生亦能武的观念。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卫公”指的是谁? A. 李靖 B. 韩擒虎 C. 侯君集 D. 王灼
“坐谈厌倒韩擒虎”这句话的含义是什么? A. 韩擒虎坐下来谈话 B. 卫公的博学多才让韩擒虎感到厌倦 C. 韩擒虎厌倦了坐谈 D. 卫公厌倦了韩擒虎
诗中提到的“虬须虏”指的是什么? A. 胡人 B. 荆盗 C. 北虏 D. 南虏
“学成出去清胡尘”这句话的含义是什么? A. 学成兵法后出去清除胡尘 B. 学成后出去清理胡须 C. 学成后出去清理灰尘 D. 学成后出去清理胡人的尘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