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9 02:03:2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9 02:03:25
短行歌
作者: 霍与瑕 〔明代〕
我行端州,三年六度。
载见君子,不改其步。
乃如之人兮,霭阳春兮。
渊乎是类,吾不知其里。
炎天久坐,使我忘暑。
我在端州行走,三年来已经六次。
每次见到君子,他们的步伐始终如一。
这样的人的气质,宛如春天的阳光。
他们的深邃,我无法知晓其内涵。
在炎热的夏天久坐,让我忘记了酷暑的烦恼。
作者介绍:
霍与瑕,明代诗人,生活在一个文化繁荣的时代。他的作品多描写自然风光和人际关系,风格清新脱俗,常流露出对人生的感悟与思考。
创作背景:
《短行歌》创作于霍与瑕的多次游历中,反映了他对朋友的珍惜与对高洁人格的向往,也表现了他在生活中的哲理思考。
《短行歌》是霍与瑕的一首短小精悍的诗作,表面描写了作者在端州的游历经历,实际上却蕴含着深厚的人生哲理。诗中的“君子”不仅是作者对志同道合朋友的怀念,更是对理想人格的追求。三年六度的相遇,表明了作者与朋友之间的深厚情谊,这种不变的步伐象征着他们内心的坚定和坚持。
诗中“霭阳春”的意象,不仅描绘了温暖的春季,更传达出一种愉悦和清新的心境。这里的“渊乎是类”,则引导读者思考君子的深邃与复杂,暗示了作者对人性和内心世界的探讨。最后一句“炎天久坐,使我忘暑”,表达了作者在好友相伴时的惬意与宁静,仿佛在炎热的夏天中忘却一切烦恼,展现了人际关系带来的舒适感。
这首诗通过简单的描绘和深刻的情感,展现了霍与瑕对生活的热爱与对理想人格的追求,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强调人际关系的美好与理想人格的追求。通过对“君子”的描绘,表达了对高尚品德的向往和珍视,同时也传达了在友谊中获得的宁静与快乐。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我行端州”中的“端州”指的是哪个地方?
诗中提到的“君子”象征什么?
“霭阳春”是用来描绘什么的?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霍与瑕的《短行歌》与李白的《将进酒》都表现了对人生的感悟,但李白更倾向于豪放与饮酒作乐,而霍与瑕则更注重内心的宁静与对理想人格的追求。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