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00:45:1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0:45:19
孤榜系落日,清风秋思长。
隔溪望林阁,夕霭正苍苍。
一只孤零零的船只系在落日的边缘,清风吹拂,带来绵绵的秋思。隔着小溪,我望向那座林间的阁楼,夕阳的薄雾正弥漫开来,显得格外苍茫。
作者介绍:王汝玉,明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诗作以清新自然、情感真挚著称。王汝玉在诗歌创作上受到了前人影响,尤其是在山水田园诗方面。
创作背景:这首诗作于明代,可能写于诗人游览山水之际,表达了他对自然的感悟和对人生的思考。明代是一个文化繁荣的时期,诗人们常在山水中寻找灵感,抒发情感。
这首《题高彦敬画》描绘了一个宁静而又略带忧伤的秋日景象。开篇“孤榜系落日”,通过孤独的船只与日落相结合,营造出一种孤寂的氛围,暗示着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思索。落日不仅是一天的结束,更是人生短暂的象征。
“清风秋思长”则进一步加深了这种情感,清风让人感到清新,但同时也带来了深沉的秋思,似乎在提醒人们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无常。诗人在这清风中体味着人生的哲理,感受到了一种深长的思考。
“隔溪望林阁,夕霭正苍苍”描绘了诗人远望的景象,林阁与夕霭的描写让人感受到一种淡淡的美,仿佛在诉说着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夕霭的苍苍,既是环境的描绘,也反映出诗人内心的感受,给人以思考的空间。
整首诗通过简练的语言、优美的意象,表现了诗人对秋天的感受以及对生活的哲学思考,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人生的思考,通过秋天的景象,传达出孤独与思索的情感,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美。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选择题:诗中“孤榜”指的是什么?
填空题:诗中提到的“夕霭正__”。
判断题:这首诗的主题是描绘春天的景象。(对/错)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王维的《山中问答》同样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但更侧重于人与自然的交流和心灵的宁静,而王汝玉的《题高彦敬画》则更多地表达了孤独的情感和对人生的思考。两者在风格上各具特色,体现了不同的诗歌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