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赠悼怀太子挽歌辞二首(奉诏撰进)》

时间: 2025-05-01 15:11:27

诗句

竹马书薨岁,铜龙表葬时。

永言窀穸事,全用少阳仪。

寿夭由天命,哀荣出圣慈。

恭闻褒赠诏,轸念在与夷。

剪叶藩封早,承华册命尊。

笙歌辞洛苑,风雪蔽梁园。

卤簿凌霜宿,铭旌向月翻。

宫寮不逮事,哭送出都门。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5:11:27

赠悼怀太子挽歌辞二首(奉诏撰进)

作者: 白居易 〔唐代〕

原文展示:

竹马书薨岁,铜龙表葬时。
永言窀穸事,全用少阳仪。
寿夭由天命,哀荣出圣慈。
恭闻褒赠诏,轸念在与夷。
剪叶藩封早,承华册命尊。
笙歌辞洛苑,风雪蔽梁园。
卤簿凌霜宿,铭旌向月翻。
宫寮不逮事,哭送出都门。

白话文翻译:

在竹马的年纪就得知太子的去世,铜龙的仪仗在葬礼上显得庄重。
长久以来,人们谈论丧葬之事,都是依照少阳的仪式进行。
生死由天命决定,哀荣则源于圣明的慈爱。
我恭敬地听闻褒奖和诏书,内心感伤在于与太子的关系。
剪去的枝叶与封号早已随风而去,承受华美册封的尊贵。
笙歌在洛苑中止,风雪遮蔽了梁园的景象。
卤簿在霜中栖息,铭旌在月下飘动。
宫殿的事务无法再进行,送别的哭声在都门之外响起。

注释:

  • 竹马: 指童年时期,象征纯真无邪的童年。
  • 铜龙: 历代王朝中用于葬礼的仪仗,象征尊贵和威严。
  • 窀穸: 指丧葬之事。
  • 少阳仪: 古代一种丧葬仪式。
  • 寿夭: 生与死,命运的安排。

典故解析:

  • 诗中提到“寿夭由天命”,反映了古代对生死的宗教观念,认为一切皆由天意决定。
  • “笙歌辞洛苑”暗指太子生前的繁华与死后的凋零,形成鲜明对比。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著名诗人,以其平易近人的风格和广泛的题材而闻名。

创作背景:

此诗是为悼念唐朝太子而作,反映了当时朝廷对太子的关怀和对生死的感慨。白居易在这首诗中表达了对太子的怀念及对生死无常的哲思。

诗歌鉴赏:

《赠悼怀太子挽歌辞二首》是一首充满感伤与哀悼情感的挽歌。白居易以简练而生动的语言,深刻而细腻地描绘了太子去世后的种种情景和内心感受。开篇的竹马与铜龙形成强烈对比,象征着太子的童年与其盛大的葬礼,表达了诗人对太子早逝的惋惜。接下来的“永言窀穸事,全用少阳仪”则指出了丧葬仪式的正式和传统,体现了对逝者的尊重。

整首诗情感真挚,结构严谨,层层递进,最后以“宫寮不逮事,哭送出都门”收尾,表现了哀伤的深重与无法挽回的遗憾。白居易通过这些意象的运用,不仅仅是在表达对太子的哀悼,更在探讨生死的哲学,展现了他对人生命运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竹马书薨岁: 童年时得知太子去世。
  2. 铜龙表葬时: 太子的葬礼仪仗庄重。
  3. 永言窀穸事: 长久以来的丧葬习俗。
  4. 全用少阳仪: 采用传统的少阳仪式。
  5. 寿夭由天命: 生死命由天注定。
  6. 哀荣出圣慈: 哀荣源于皇帝的恩德。
  7. 恭闻褒赠诏: 恭敬地听闻褒奖的诏书。
  8. 轸念在与夷: 感伤与太子的关系。
  9. 剪叶藩封早: 枝叶和封号早已失去。
  10. 承华册命尊: 受到册封的尊贵。
  11. 笙歌辞洛苑: 繁华已逝,乐声停止。
  12. 风雪蔽梁园: 自然景象与哀伤交融。
  13. 卤簿凌霜宿: 记录的悲伤与孤独。
  14. 铭旌向月翻: 铭刻的哀悼在月下摇曳。
  15. 宫寮不逮事: 宫中的事务无法进行。
  16. 哭送出都门: 哀悼声响彻出门之外。

修辞手法:

  • 对仗: 使用对称结构,增强诗歌的音韵美。
  • 比喻: 通过竹马与铜龙的对比,表现太子生前与死后的反差。
  • 拟人: 自然景象与情感结合,赋予自然以情感色彩。

主题思想:

整首诗主要围绕对太子的哀悼,表达了人生无常的哲理,体现了深切的悲痛与对生死的思考,渗透着对国家未来的忧虑和对逝者的怀念。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竹马: 象征无邪的童年与美好的回忆。
  • 铜龙: 代表尊贵的身份与庄重的葬礼。
  • 笙歌: 象征生前的繁华与乐趣。
  • 风雪: 反映凄凉的气氛,象征哀伤与孤独。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竹马象征什么? A. 童年
    B. 战争
    C. 财富
    D. 友情

  2. 诗中提到的“少阳仪”是什么? A. 一种乐器
    B. 一种丧葬仪式
    C. 一种节日
    D. 一种舞蹈

  3. 整首诗的情感基调是? A. 欢快
    B. 悲伤
    C. 愤怒
    D. 中立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长恨歌》:白居易另一首著名的长诗,探讨爱情与生死。
  • 《静夜思》:李白描写思乡与孤独情感的诗作。

诗词对比:

  • 白居易 vs. 杜甫: 两位诗人在对生命无常的感悟上有相似之处,但白居易更偏向于个人情感的抒发,而杜甫则更注重社会的苦难与历史的思考。

参考资料:

  1. 《白居易诗集》
  2. 《唐诗三百首》
  3.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相关查询

菩萨蛮 其一 忆重庆海棠溪清姊 菩萨蛮 长夏 菩萨蛮 六榕花塔 菩萨蛮 其一 菩萨蛮 菩萨蛮 其一 菩萨蛮 绣江即事 菩萨蛮 其一 菩萨蛮 其三 七夕 菩萨蛮 其一 读小山词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省事宁人 水火炉 防人之口,甚于防川 前数 装穷叫苦 包含漱的词语有哪些 鸾鹥 私字儿的字 瓦字旁的字 抗迈 革字旁的字 鳥字旁的字 尘垢秕糠 日昃之劳 母字旁的字 徭人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