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15:10:1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15:10:10
六年寒食洛下宴游,赠冯、李二少尹
作者: 白居易
丰年寒食节,美景洛阳城。
三尹皆强健,七日尽晴明。
东郊蹋青草,南园攀紫荆。
风拆海榴艳,露坠木兰英。
假开春未老,宴合日屡倾。
珠翠混花影,管弦藏水声。
佳会不易得,良辰亦难并。
听吟歌暂辍,看舞杯徐行。
米价贱如土,酒味浓于饧。
此时不尽醉,但恐负平生。
殷勤二曹长,各捧一银觥。
在丰收的寒食节,洛阳城的美景如画。
三位尹官强壮健康,这七天的天气晴朗。
在东郊踏青,南园攀摘紫荆花。
春风吹拂,海榴花绚丽,露珠落下木兰花的花瓣。
春天似乎还未老去,宴会的酒杯经常倾倒。
珠翠闪烁与花影交织,管弦乐声似藏在水中。
这样的美好聚会难能可贵,良辰美景也不易同时拥有。
听吟唱的歌声暂时停歇,看舞者轻轻走来。
米价如土般便宜,酒的味道浓于蜜糖。
此时如果不醉,恐怕会辜负这一生。
殷勤的二位长官,各自捧着一只银酒杯。
作者介绍: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著名诗人,以其平易近人的语言和深刻的社会关怀著称,作品涵盖诗、词、赋、散文等多个领域。
创作背景:本诗写于白居易六年寒食节期间,地点在洛阳,主要是为了与友人冯、李二少尹共赏美景,借此抒发对友情的珍视及对生活的感慨。诗中体现出白居易对当时社会经济状况的敏感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本诗以寒食节为背景,通过描绘洛阳的自然美景与宴会场景,展现了诗人与两位友人的亲密关系及对当下生活的享受。白居易通过对美好景物的细致描写,传达了“此时不尽醉,但恐负平生”的情感,表达了对人生瞬间的珍惜与对友谊的重视。
诗的开头以“丰年寒食节,美景洛阳城”引入,简洁明了地设定了场景,接着用“东郊蹋青草,南园攀紫荆”的描写,展现了一幅生机勃勃的春日图景。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如“风拆海榴艳,露坠木兰英”,将花卉的美丽与春天的气息融合在一起,营造出一种生动而优雅的氛围。
在宴会的描写中,诗人通过“珠翠混花影,管弦藏水声”等细腻的描写,使得宴会的热闹与欢乐跃然纸上。“米价贱如土,酒味浓于饧”则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经济状况,同时也为聚会增添了几分轻松的气氛。
最后,诗人以“殷勤二曹长,各捧一银觥”结束,体现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与互相尊重的态度。整首诗情景交融,既有对美好生活的热爱,也有对人生短暂的感慨,充分展现了白居易的艺术风格与人文关怀。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友谊的珍重,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人生短暂的感慨,体现了白居易的乐观人生态度。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寒食节的传统意义是什么?
A. 纪念春天
B. 纪念介子推
C. 祭祀祖先
D. 庆祝丰收
诗中提到的三位尹官是指什么?
A. 三位朋友
B. 三位地方官
C. 三位诗人
D. 三位文人
“米价贱如土”这一句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状况?
A. 贫困
B. 富裕
C. 繁荣
D. 变革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