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7-31 15:08:0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31 15:08:08
眼中宿草感怀长,
听彻啼鹃送洛阳。
萍世生涯随日异,
花崖门径尚风光。
心知父志能全我,
文得家传早擅场。
天也有人方寸事,
本根深处自流芳。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故人的怀念与对人生的感悟。诗人回忆起过去的青葱岁月,感慨岁月的流逝和人生的变迁,听到杜鹃的啼鸣,仿佛送别故乡洛阳。生活如浮萍般随日而变,但在花崖的门径上,依然能感受到自然的风光。诗人内心明白父亲的志向能成全自己,文采也承袭于家族,早早地就展露出才华。人们的命运虽受外界影响,但根基深厚的人,终究能自有芬芳。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陈著,宋代诗人,生活在一个充满文化气息的时代,诗风清新,擅长抒发个人情感和描绘自然风光。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对父亲长卿墓的铭记之际,反映了对家族传承的思考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感慨。诗人在追忆父亲的同时,表达了对自身命运的关注。
这首诗以清新的笔触勾勒出诗人对故土的怀念与对人生变迁的思索。首联“眼中宿草感怀长”通过“宿草”的意象引出对过往的追忆,表达了对故乡的依恋之情。接着“听彻啼鹃送洛阳”的描写,则生动地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惆怅。通过“萍世生涯随日异”,诗人揭示了人生的无常,生如浮萍,随日而变,展现了对命运的思考。随后“心知父志能全我”,表达了诗人对父亲的敬仰与感激,父亲的理想与家族的文脉成为他追求的动力,体现出对传统文化的重视。最后两句“天也有人方寸事,本根深处自流芳”则表明了诗人对内心追求的坚定信念,强调了自身深厚的文化根基和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深刻的哲理思考,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家族和文化的深沉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故土的怀念、对父亲的敬仰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展现了诗人对家族文化的重视和对自我价值的追求,体现了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宿草”象征什么?
“萍世生涯随日异”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什么看法?
诗中提到的“啼鹃”主要象征: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