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9 00:22:0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9 00:22:00
白露黏天水势骄,荒洲芦荻自萧萧。
五更酒醒百忧集,孤艇梦回千里遥。
虫响断时秋过雨,月明多处夜吹箫。
江城铁瓮看如许,满眼寒芜打怒潮。
在白露时节,江水波澜壮阔,荒凉的洲滩上芦苇摇曳生风。五更时分酒醒时,心中忧虑涌起,孤舟上梦回千里之外。虫鸣声断,秋雨过后,明月照耀下的夜晚传来箫声。江城的铁瓮景色如斯,满眼都是寒冷的芜草与怒潮翻涌。
字词注释:
作者介绍: 徐昂发,清代诗人,其诗风清丽而含蓄,常以自然景观为题材,表达个人情感与社会观察。生于动荡时代,受到时代变迁的影响,作品中常流露出对人生的思考与对自然的热爱。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白露时节,诗人可能在江边游历时,结合个人经历与自然景观,抒发对生活的感慨。秋天的萧瑟与孤独感在诗中表现得淋漓尽致,反映出诗人内心的忧虑与对往事的追忆。
《江边晓望》是一首典型的清代山水诗,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出江边清晨的景象,蕴含丰富的情感和思考。诗中“白露黏天水势骄”一句,形象地描绘了江水在白露时节的壮阔和生机,水面上的波光潋滟让人感受到自然的伟大与生命的力量。接下来的“荒洲芦荻自萧萧”,则对比了水的豪放与芦苇的萧瑟,表现出一种孤独和凄凉的情感。
“孤艇梦回千里遥”一句展现了诗人思绪的飘渺与流动,孤舟和远方的梦境暗示了他对自由与远方的向往,同时也反映出一种淡淡的忧伤。随着“虫响断时秋过雨”的描写,秋天的气息愈加浓厚,虫鸣、秋雨与明月的结合,营造出了一幅宁静而又富有诗意的夜晚。
最后一句“满眼寒芜打怒潮”则将诗人的情感推向高潮,寒芜的景象与怒潮形成鲜明对比,反映出诗人对现实的无奈与对生活的深刻思考。整首诗在描写自然景色的同时,深刻揭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忧愁,展现了深厚的文化内涵和情感厚度。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江水、芦苇、虫鸣、箫声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物的细腻观察与对生活的深刻思考,表达了孤独、忧愁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白露”指的是哪一个节气?
A. 春天
B. 夏天
C. 秋天
D. 冬天
“孤艇梦回千里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A. 对过去的怀念
B. 对未来的憧憬
C. 对现实的无奈
D. 对自然的热爱
诗中提到的“虫响”主要表现的是?
A. 春天的生机
B. 秋天的宁静
C. 夏天的炎热
D. 冬天的寒冷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徐昂发的《江边晓望》与李白的《夜泊牛渚怀古》有相似之处,均通过对水边景色的描绘表达内心情感。徐昂发的诗更突出孤独与忧虑,而李白的诗则更多地表现豪情与壮志,反映了不同的情感基调与生活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