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8:17:5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8:17:56
初发都门
作者: 李霨 〔清代〕
六年束吏舍,所向困局迫。
出郊兹晨始,豁若樊笼释。
望山怀故栖,遵途感新陌。
回首魏阙高,尘沙黯将夕。
微躯堕世罟,拮据事行役。
岂无四方志,悲与亲爱隔。
旷寂均苦乐,浮生安所择。
起灭情无端,沉思莫能掷。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在离开都门、踏上新征途时的复杂心情。作者在官场束缚了六年,心中感到困惑和压迫。今天早晨走出城郊,仿佛从牢笼中释放出来。远望山川,思念故乡,走在新路上感慨万千。回首望去,魏阙高耸,尘沙漫天,似乎暗示着夕阳将至。身处世间如同落网的微小身躯,生活艰难,四处奔波。难道没有志向吗?但与亲友的距离却让人感到悲伤。孤独的生活中,无论是苦还是乐,浮生的选择究竟在哪里呢?起伏的情绪没有尽头,沉思之下又无从抉择。
作者介绍:李霨,清代诗人,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思想见解著称。他的诗歌常常表现出对人生的思考和对社会的批判。
创作背景:这首诗作于李霨离开都门之际,表达了他对官场生活的反思和对未来的迷茫,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与个人的困境。
《初发都门》是一首充满情感的诗,它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深刻的思考,表现了作者在离开繁华的都城时的复杂心境。诗的开头,作者提到自己在官场生活的束缚,六年的时光让他感到困惑与压迫。出门时的豁然开朗,仿佛是从牢笼中解脱出来,这种强烈的对比让人感受到内心的挣扎与渴望。
随着诗句的深入,作者的思绪转向故乡与亲友,情感愈加复杂。望山怀故栖,意味着他对故乡的思念与对过去生活的怀念。而回首魏阙高,尘沙黯将夕,暗示着他对繁华与现实的反思,似乎预示着一种即将逝去的美好。
诗的最后,作者以沉思作为结束,展示了他在生活中的无奈与迷茫。浮生安所择,起灭情无端,表达了对人生选择的思考与对情感起伏的无奈。这首诗不仅是个人情感的流露,更是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展现了李霨作为一个诗人的深邃与敏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现了作者在离开繁华都城之际的复杂情感,反映了个人的困境与对未来的思考,展现了在社会变迁中个体的孤独与无奈。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六年束吏舍”主要表达了什么?
“望山怀故栖”中,作者所怀念的主要是什么?
整首诗的情感基调是?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