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杂诗》

时间: 2025-05-02 05:34:56

诗句

讽讨穷修晷,颇悦古人情。

周楚先河滥,汉晋浩波横。

吐吞烟霞混,组绣阳春生。

妙化犹九转,巧拙非一程。

隋侯自朗莹,和氏自温明。

既使瓴甋竞,又俾鱼目争。

所以绝琴者,千载不复鸣。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5:34:56

原文展示:

讽讨穷修晷,颇悦古人情。
周楚先河滥,汉晋浩波横。
吐吞烟霞混,组绣阳春生。
妙化犹九转,巧拙非一程。
隋侯自朗莹,和氏自温明。
既使瓴甋竞,又俾鱼目争。
所以绝琴者,千载不复鸣。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讽刺那些为了追求名利而穷尽心思的人,倒是引起了我对古人情怀的共鸣。周朝与楚国的文化源头已经泛滥,而汉、晋时期的文人气象也如浩瀚波涛般横扫而来。烟霞的气息吞吐之间,春天的气息在绣花中悄然滋生。那奇妙的变化犹如九次的反复,技艺的高低并不是一条直线。隋朝的侯君自有他的明朗,和氏之璧自有它的温润。即便是瓴甋争辉,也难以比拟珍珠与鱼眼的争夺。因此,绝琴的人,千年后也不会再发出声音。

注释:

字词注释:

  • 穷修晷:指竭尽全力去追求名利。
  • 周楚:指周朝与楚国,古代文化的发源地。
  • 吐吞烟霞:形容自然的美丽与气息。
  • 妙化:指变化之美。
  • 瓴甋:古代盛水的器具。
  • 绝琴者:指那些放弃音乐的人。

典故解析:

  • 和氏之璧:出自《史记》,代表珍贵的物品,象征价值和品质。
  • 九转:引申为极致的技艺或变化。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姜玄,明代诗人,以其深厚的古典文化修养和独特的诗风而闻名。他的作品多表现对古代文化的反思与欣赏,常带有讽刺和自省的色彩。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明代,社会上风气纷繁,诗人对当时追求功名的风潮表示批判,同时对古人情怀的怀念,反映出一种对社会现象的思考和对文化传承的关注。

诗歌鉴赏:

《杂诗》不仅仅是一首批判当下风气的诗,更是一种文化的反思。诗人通过对古今文化的对比,展现了他对古代文人的向往和对当代世俗风气的不满。诗的开头便以“讽讨穷修晷”引入,直接指出了当时人们为名利所累的现状,通过“颇悦古人情”表达了对古代文人精神的钦佩。

接下来的几句通过历史的回顾,借用周楚、汉晋等朝代的文化成就,显示了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烟霞的意象则表现了自然的神秘与美丽,象征着诗人对自然与艺术的感悟。而“妙化犹九转”则传达出技艺与创作的精髓在于不断的磨练与变化。

最后几句对“绝琴者”的提及,似乎是在警示那些追求短期利益而放弃真正艺术追求的人,发出了一种对文化传承的无奈与悲叹。整首诗层层递进,情感深邃而复杂,既有对古代的向往,也有对现实的批判,展现了诗人独特的艺术视角和深刻的人生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讽讨穷修晷:诗人开篇就直指社会风气,讽刺那些不惜一切去追求名利的人。
  • 颇悦古人情:在批判中流露出对古代文人情怀的向往。
  • 周楚先河滥:提到古代的文化源头,暗示文化的泛滥与价值的稀释。
  • 汉晋浩波横:汉晋时期的文化气象如波涛汹涌,表现出文化的繁荣。
  • 吐吞烟霞混:自然的变化与诗人的灵感交融,体现出艺术的生动。
  • 组绣阳春生:春天的美好在艺术中得以展现,寓意文化的再生。
  • 妙化犹九转:技艺的变化与精致,强调艺术创作的艰辛。
  • 巧拙非一程:技艺的高低并非一成不变,暗示创作的多样性。
  • 隋侯自朗莹,和氏自温明:使用典故,表现出珍贵文化的独特性。
  • 既使瓴甋竞,又俾鱼目争:比喻文化的竞争与价值的判断。
  • 所以绝琴者,千载不复鸣:总结全诗,传达出对失去文化的惋惜。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烟霞混”象征着文化的多样性与复杂性。
  • 对仗:如“隋侯自朗莹,和氏自温明”,增强了诗的音韵美。
  • 反复:通过“绝琴者”强调失去文化传统的严重性。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对文化的追求与对当下世俗风气的批判,表现出诗人对古代文人的向往与对现实的无奈,反映了文化传承的艰辛与珍贵。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烟霞:象征自然美,文化的灵感来源。
  • 阳春:代表着生命与希望,寓意文化的繁荣。
  • :象征艺术与文化,表达失去的遗憾。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绝琴者”指的是哪些人?

    • A. 追求名利的人
    • B. 放弃音乐的人
    • C. 古代文人
    • D. 学者
  2. “吐吞烟霞混”表达了什么样的意境?

    • A. 对历史的追忆
    • B. 对自然的描绘
    • C. 对未来的展望
    • D. 对人性的思考

答案:

  1. B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之涣《登鹳雀楼》
  • 杜甫《春望》

诗词对比:

  • 比较姜玄的《杂诗》与王之涣的《登鹳雀楼》,前者侧重对文化传承和社会风气的思考,而后者则表现出对自然与人文景观的赞美,展现出不同的艺术追求与情感表达。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明代诗人研究》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古典诗词的意象与修辞》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宿淮浦忆司空文明 送客赋得巴江夜猿 酬前大理寺评事张芬 题从叔沆林园 留别故人(一作李颀诗) 早春雪夜寄卢纶兼呈秘书元丞 宿瓜洲寄柳中庸 送客东归 雪夜寻太白道士 乐府杂曲。鼓吹曲辞。巫山高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鼻字旁的字 终始如一 打牙打令 贸迁有无 杳无信息 霜露之疾 包含舄的词语有哪些 代用 巛字旁的字 以战去战 醪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虤虤 户字头的字 重冰 食开头的成语 啸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开去 幾字旁的字 韋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