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置酒签厅观荷徐判官携家酿四首》

时间: 2025-05-07 06:51:00

诗句

白日红红花映阶,高高下下叶成杯。

娇娆似不禁长夏,故就团圞扇影来。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6:51:00

原文展示:

置酒签厅观荷徐判官携家酿四首
作者: 曾几 〔宋代〕

白日红红花映阶,高高下下叶成杯。
娇娆似不禁长夏,故就团圞扇影来。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夏日的荷花景象。阳光明媚,鲜红的花朵映衬着台阶,荷叶高低错落,宛如盛装的酒杯。荷花娇艳动人,似乎不怕承受长夏的酷暑,因此在夏日的团扇影子下摇曳生姿。


注释:

字词注释:

  • 白日:明亮的阳光。
  • 红红:形容花朵颜色鲜艳。
  • 映阶:映照在台阶上。
  • 高高下下:形容荷叶的高低错落。
  • 叶成杯:荷叶的形状像酒杯。
  • 娇娆:形容花朵美丽动人。
  • 不禁:不畏惧、能忍耐。
  • 长夏:漫长的夏季。
  • 团圞:圆形的团扇。
  • 扇影:扇子的影子。

典故解析:
荷花自古以来就是文人墨客喜爱的意象,象征着高洁和清雅。在诗中提到的“团圞扇影”,暗示了文人雅士在夏日的闲适与惬意。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曾几,字子琦,宋代诗人,以其清丽的诗风和对自然的细腻观察而著称。他的诗作常常描绘自然景物,表现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的追求。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盛夏,作者可能在一个闲适的午后,席地而坐,品酒观荷,感受自然的美好与生活的乐趣,抒发出一种悠然自得的心情。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荷花为主题,运用了细腻的描写手法,生动展现了夏日荷塘的美丽景象。诗的开头以“白日红红”描绘了阳光照耀下的鲜花,色彩鲜明而富有生机,令人感受到夏日的热烈。接着“高高下下叶成杯”的描写,不仅表现了荷叶的形态美,也暗喻了诗人对这种自然形态的欣赏与喜爱。

在“娇娆似不禁长夏”一句中,诗人对荷花的赞美更为直接,花的娇美似乎不怕酷暑的侵袭,表现出一种坚韧与生命力。最后一句“故就团圞扇影来”更是将诗人的情感与自然结合,暗示了在炎热的夏季,荷花的美丽与清凉,仿佛带来了心灵的慰藉。

整首诗结构紧凑,意象鲜明,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的乐观态度及对自然美的深切认同,给人以清新的感受和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白日红红花映阶:描绘阳光明媚的情景,鲜花在阳光下显得格外艳丽。
  2. 高高下下叶成杯:荷叶高低错落,形似酒杯,展现了自然的和谐美。
  3. 娇娆似不禁长夏:荷花的娇美,似乎不怕被夏日的炎热所侵袭,表现出生命的顽强。
  4. 故就团圞扇影来:在自然环境中,荷花的美丽与清凉为诗人带来了宁静与舒适。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荷叶比作酒杯,形象而生动。
  • 拟人:描述荷花的娇美,赋予其生命力与个性。
  • 对仗:上下句的结构对称,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以荷花为主题,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热爱与向往,同时也反映了他对生活的积极态度与乐观情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白日:象征光明与希望。
  • 红花:代表生命的活力与美丽。
  • 荷叶:象征清雅与高洁。
  • 团扇:暗示文人的雅趣与闲适生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白日红红”形容的是什么?
    A. 荷叶
    B. 荷花
    C. 阳光

  2. “高高下下叶成杯”中,叶子与什么相比?
    A. 酒杯
    B. 碗
    C. 盘子

  3. “娇娆似不禁长夏”表达了什么情感?
    A. 伤感
    B. 自然的顽强
    C. 忧郁

答案:

  1. C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夜泊牛渚怀古》:同样通过自然景象表达情感。
  • 杜甫《月夜忆舍弟》:以自然景象寄托思乡情。

诗词对比:
曾几的《置酒签厅观荷》与陆游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都描绘了自然景象,但前者侧重夏日的生机与美丽,后者则表现秋夜的清冷与思乡之情,反映出不同的情感基调和生活体验。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曾几诗歌研究》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成语: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反义词: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题北山教场亭子 月下杲饮七首 海岸七里沙二首 寄题刘元朋环翠阁二首 蛩声三首 寄王用之判府监簿 乙卯春日,三三径行散有感 寄题李俊臣南楼 水纹二首 其一 轿中望泛仙山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仓卒之际 行思坐筹 示字旁的字 烹鲤 单人旁的字 非愚则诬 邃邈 屈曳 采字头的字 黄字旁的字 好善恶恶 家道小康 九截 擗踊号叫 里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