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07:20:3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07:20:39
期颐三万日,政尔亦无多。
佳节已如许,衰年将若何。
雨风增落寞,戚友断经过。
问讯庖厨内,犹堪一洗磨。
这首诗的意思是:我已经活了将近三万天,看来我的日子也不多了。佳节的到来已经如此频繁,未来的衰老岁月又会怎样呢?雨风增加了我的孤寂,朋友们也断绝了往来。于是我在问厨房里的情况,仍然能忍受一阵洗涤和磨砺。
曾几,宋代诗人,字子真,号南溪,生平事迹较少记载。他以清新优雅的诗风和细腻的情感而闻名,作品中常常流露出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这首诗创作于春日,正值作者年长之际,感叹人生的短暂和孤独。作者可能经历了亲友的离去,对人生的思索在诗中体现得淋漓尽致。
曾几的《春日二首》其二,以独特的视角描绘了老年人的孤寂与对时光流逝的思考。诗中“期颐三万日,政尔亦无多”开篇便以自问自答的方式,带出对生命的感慨。作者已进入暮年,面对即将到来的衰老和死亡,感到无奈和惆怅。
“佳节已如许,衰年将若何”,从节日的欢庆到老年的无奈,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曾几在此表达了自己在欢愉与孤独之间的挣扎,节日的热闹与衰老的无情形成对照,令人心生感慨。
“雨风增落寞,戚友断经过”则进一步加深了孤独感。随着岁月的流逝,曾经的朋友渐行渐远,留下的只有无尽的思考与寂寞。最后一句“问讯庖厨内,犹堪一洗磨”中,庖厨的日常生活成为了作者唯一的寄托,洗磨的日常不仅是对生活琐事的描绘,也象征着对岁月的无奈接受。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简练,通过诗人内心的独白,带给读者深刻的共鸣。
整首诗反映了作者对生命的感慨和对孤独的思考,表现了老年人面对时间流逝时的无奈与思索,具有深刻的哲理内涵。
诗人提到的“期颐”指的是?
诗中提到的“戚友”指的是?
诗人认为“佳节已如许”意味着什么?
曾几的《春日二首》其二与杜甫的《春望》都围绕着春天这一主题,但曾几的诗更多地表现了孤独与生命的感慨,而杜甫则是对国家兴衰的忧虑。两者在情感基调和表达方式上有所不同,但都反映了对时光流逝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