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2:09:3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2:09:35
《盐角儿》 作者: 欧阳修
增之太长,减之太短,出群风格。
施朱太赤,施粉太白,倾城颜色。
慧多多,娇的的。
天付与教谁怜惜。
除非我偎著抱著,更有何人消得。
这首词表达了对美丽事物的追求和对情感的渴望。诗中提到的“增之太长,减之太短”暗示了对身材和外表的关注,而“施朱太赤,施粉太白”则描绘了妆容的浓淡,体现出对美色的追求。接下来的“慧多多,娇的的”,表现出对聪慧和娇美的向往。最后,诗人感叹,既然天赋如此美好,谁能来怜惜呢?如果没有人愿意携手相伴,自己又怎能消磨这份美好呢?
欧阳修(1007年-1072年),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历史学家。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以散文和诗词闻名,尤其擅长词,开创了“婉约词”的风格。
《盐角儿》创作于北宋时期,那是一个经济繁荣、文化昌盛的时代。欧阳修在其政治生涯中经历了多次贬谪,对人生的深刻思考使得他的作品中多了几分感悟和哲理。
《盐角儿》是一首典型的婉约词,展现了细腻的情感与独特的审美。开篇便以“增之太长,减之太短”引入,诗人用对比手法表达对美的追求,似乎在探讨人们对外在形象的苛求。而“施朱太赤,施粉太白”则更进一步,呈现出化妆品对美的影响,隐喻了社会对女性美的标准。整首词在轻柔的韵律中流露出一种柔弱而坚韧的情感。诗中提到的“慧多多,娇的的”既是对美丽的赞歌,也是对聪慧女性的推崇,表现了诗人对理想人物的渴望。最后几句则转向孤独的感叹,表达了人对情感的渴求与无奈,令人感同身受,倍感惆怅。
整首诗通过对美的追求和对情感的渴望,展示了人们在追求外在美和内在智慧中所经历的矛盾与孤独,深刻探讨了美丽背后的无奈与对爱的渴望。
《盐角儿》的作者是谁?
诗中的“施朱太赤”主要是指什么?
诗人感叹“天付与教谁怜惜”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