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5:52:3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5:52:31
题流香亭
作者: 贺铸 〔宋代〕
秋色朝来已十分,
远山清瘦露云根。
芙蕖昨夜惊风雨,
叶叶流香有泪痕。
这首诗描绘了秋天的景色,早晨的秋色已经非常浓烈。远处的山显得清瘦,露水在云根上闪烁。昨夜的风雨让莲花受到惊扰,花瓣上留下了香气和泪痕。
此诗虽然没有直接引用典故,但“芙蕖”作为诗中的意象,常常被用来象征美丽而脆弱的事物,反映出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与感伤。
贺铸(约1052年-1125年),字方回,号阮亭,宋代著名词人,以其词风清丽、婉约著称。其作品多表现个人情感,善于用自然景物抒发情怀。
这首《题流香亭》创作于秋天,诗人于亭中感叹自然的变化,寄托了对美好事物短暂性的惋惜和对生活的思考。
《题流香亭》是一首充满秋意的诗。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秋天的清晨景致,给人一种清新、宁静的感觉。开头以“秋色朝来已十分”引出主题,表现了秋天的浓烈气息,接着用“远山清瘦露云根”描绘出远山的清冷与萧瑟,形成一种苍凉之感。中间的“芙蕖昨夜惊风雨”则让人感受到自然的无情,风雨的侵袭使得美丽的荷花受到惊扰,仿佛在诉说着脆弱与无奈。最后一句“叶叶流香有泪痕”则将这一切情感凝聚在荷花的香气与泪痕上,香气虽美,却也带有一丝悲伤,象征着美好的事物终将逝去。整首诗语言简练,意象鲜明,情感深邃,令人深思。
整首诗以秋天的景色为背景,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生命美好的感怀与无奈,传递出一种对短暂美好的珍惜和对时光流逝的感伤。
诗中“秋色朝来已十分”意思是:
A. 秋天的色彩已经很浓烈
B. 秋天的风景很美
C. 秋天的早晨很寒冷
诗中的“远山清瘦露云根”描绘的是:
A. 远处的山显得非常壮丽
B. 远处的山显得清瘦而苍凉
C. 远处的山被云雾环绕
“芙蕖昨夜惊风雨”这句诗的意思是:
A. 荷花昨夜在风雨中盛开
B. 荷花昨夜受到风雨的惊扰
C. 荷花昨夜安然无恙
答案:
贺铸的《题流香亭》与李清照的《如梦令》都表现出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与感伤,但贺铸更侧重于自然景物的描写,而李清照则更多地表现个人情感的细腻与复杂。
通过以上内容,读者不仅能够理解《题流香亭》的美学价值,还能感受到诗人对自然与人生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