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22:28:5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22:28:51
满江红·说与梅花
作者:方岳 〔宋代〕
说与梅花,且莫道今年无雪。君不见秋崖鬓底,茎茎骚屑。笔砚只催人老大,湖山不了诗愁绝。问笭箵何事下矶来,抛云月。重省起,西山芴。终负却,东山屐。把草堂借与,鹭眠鸥歇。乌帽久闲苍藓石,青衫今作枯荷叶。笑人间万事竟何如,从吾拙。
这首词是对梅花的感慨,不要再说今年没有雪了。难道你没有看到秋天的山崖上,梅花的茎上满是幽香的花屑吗?笔墨只会催促着人渐渐衰老,湖山也无法解我心中的诗愁。问那竹笛为何会在岸边低吟,是在抛弃云月的思念。回忆西山的清幽,却又感叹东山的无奈。我把草堂借给了白鹭和海鸥栖息。闲置的乌帽躺在青苔石上,青衫如今成为了枯荷的叶子。对于世间万事,我又能怎样呢,任凭我笨拙。
方岳,宋代著名诗人,字公弼,号雪江,擅长诗词,尤以咏梅闻名。他的作品多表现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以及对自然的深刻感悟。
本词写于梅花盛开之际,诗人借梅花抒发对时光流逝、人生无常的感慨,反映出在自然中寻求心灵寄托的情感。
《满江红·说与梅花》是一首情感丰富、意蕴深邃的词作,词人通过梅花的意象,表达了对生活的思考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开篇即以“说与梅花,且莫道今年无雪”打破常规,表明对梅花的赞美,并引出对岁月的沉思。梅花在冬季绽放,即使没有雪的衬托,也依然显得卓尔不群,这不仅是对梅花的赞美,更是对自身处境的反思。
接着,词人运用“秋崖鬓底,茎茎骚屑”的意象,描绘出一种细腻而又感伤的画面,仿佛在诉说着岁月的无情与人生的孤独。笔砚催促着人渐渐老去,而湖山却无法解开心中的愁苦,显示出一种无奈与无助。
“问笭箵何事下矶来,抛云月”一句,展现了词人与自然的对话,竹笛的低吟似乎在诉说着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渴望。随着对西山与东山的反思,词人表现出对生活的无奈与自嘲。
最后,词中“笑人间万事竟何如,从吾拙”更是将整首词推向高潮,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无奈和对自身拙劣的反思。整体而言,这首词不仅展现了梅花的独特魅力,更深刻地揭示了人生的哲理,配合优美的意象与细腻的情感,令人深思。
诗歌的中心思想是对梅花的赞美与对人生苦短的感慨,表现出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生活的思考,深刻反映了人生的无常与内心的孤独。
诗词测试:
这首词的作者是谁?
A. 陶渊明
B. 方岳
C. 李白
词中提到的“笭箵”指的是什么?
A. 一种花
B. 竹笛
C. 一种山水
诗人对梅花的态度是?
A. 轻视
B. 赞美
C. 漠不关心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