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清明》

时间: 2025-05-06 02:51:55

诗句

何哉清明乃尔愁,雨声中间花事休。

一春留春不肯住,况无酒与春相酬。

墙头笋已吹成竹,夺我斋厨苍玉束。

满床书卷为不平,亦怨秋崖长负腹。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2:51:55

原文展示:

何哉清明乃尔愁,雨声中间花事休。
一春留春不肯住,况无酒与春相酬。
墙头笋已吹成竹,夺我斋厨苍玉束。
满床书卷为不平,亦怨秋崖长负腹。

白话文翻译:

为何清明时节让我愁眉不展,雨声中花儿也似乎停止了盛放。一整个春天都不愿停留,何况没有酒来与春天相酬。墙头的竹笋已经长成竹子,却夺走了我厨房里的苍玉(指青菜)。满床的书卷也因不平而感到怨恨,仿佛在埋怨秋天的崖壁让我长久空腹。

注释:

字词注释:

  • 清明:指清明节,春季的节令,通常在每年4月5日前后,象征春暖花开。
  • 尔愁:你忧愁,表达诗人的情感。
  • 花事:花的盛开和花事(活动)。
  • 留春:春天的停留。
  • 苍玉:指青菜或嫩竹笋。
  • 不平:对不公之事的怨恨或不满。

典故解析:

  • 清明:不仅是节气,还与扫墓、祭祖等习俗相关,诗人在此时表达了对春天的留恋与对生活的不满。
  • 墙头笋已吹成竹:用竹笋生长成竹子喻指时光的流逝与变化。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方岳(生卒年不详),宋代诗人,诗风清新,擅长抒情,作品多描写自然景色和人生哲理,常与友人吟咏。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清明时节,正值春暖花开之际,诗人借此表达对春天的感慨和对生活的无奈,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变迁和个人的情感波动。

诗歌鉴赏:

方岳的《清明》通过对清明节的描绘,展现了春天的美丽与诗人内心的忧愁。开篇即点明“清明乃尔愁”,与这一节气的传统意义相悖,突显了诗人对春天的珍惜与对时光流逝的无奈。雨声中花事休,意在说明阴雨天气使得春花难以盛开,象征着诗人心中对美好事物的渴望与失落。

接下来的“留春不肯住”,则表现了诗人对春天的留恋,似乎春天的逝去是不可逆转的,因而感到无奈和惆怅。而“况无酒与春相酬”,则进一步加深了诗人的孤独感,缺少酒与春天的欢愉相伴,诗人内心的失落感倍增。

“墙头笋已吹成竹”展现了生命力的蓬勃,却也反映出诗人对生活的掠夺与不满,暗示着生长的过程带来的竞争与焦虑。最后两句中,“满床书卷为不平”则是对个人理想与现实的冲突的感慨,表达了诗人对社会不公的怨恨。

整首诗通过清明节的时节背景,表达了对春天的追忆与对现实的不满,蕴含了丰富的情感与哲理,展现了方岳深邃的思考与高超的诗艺。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何哉清明乃尔愁:清明节本应是踏青、扫墓的传统节日,但诗人却因春天的逝去而感到忧愁。
  2. 雨声中间花事休:雨声的降临使得花的盛开受到影响,暗示着美好事物的暂时停滞。
  3. 一春留春不肯住:春天的美好瞬间不愿停留,时间的流逝让人感到无奈。
  4. 况无酒与春相酬:缺少酒与朋友共饮,失去了与春天欢聚的机会,增添了孤独感。
  5. 墙头笋已吹成竹:竹笋长成竹子,象征着生命的成长,但同时也带来竞争与焦虑。
  6. 夺我斋厨苍玉束:竹子生长,夺去了诗人厨房里的青菜,暗示生活的压力。
  7. 满床书卷为不平:书卷泛滥,象征着诗人对社会不公的愤慨与无奈。
  8. 亦怨秋崖长负腹:秋天的到来让诗人感到空腹,暗示时间的无情与个人理想的失落。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竹笋比作生长的希望,强调时光的流逝。
  • 拟人:将书卷赋予情感,表达诗人的不满。
  • 对仗:诗句中多处使用对仗,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反映了诗人在清明时节对生命、时光与理想的深刻思考,表达了对春天美好时光流逝的无奈与对现实生活的无情批判,情感深邃且真挚。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清明:象征春天与生命的希望。
  2. 雨声:隐喻生活中的烦恼与忧虑。
  3. 花事:代表年轻时光的美好与短暂。
  4. 墙头笋:象徵生命的成长与变化。
  5. 书卷:象征知识与理想,反映了个人追求的无奈。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清明节通常是在每年的哪个时间?

    • A. 3月21日
    • B. 4月5日
    • C. 5月1日
  2. 诗中提及的“墙头笋已吹成竹”是指什么?

    • A. 竹子已经成熟
    • B. 竹笋未长成
    • C. 竹子需要更多水分
  3. 诗人对春天的情感是怎样的?

    • A. 喜悦
    • B. 忧愁
    • C. 无所谓

答案:

  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白居易《大林寺桃花》

诗词对比:

  • 方岳《清明》 vs 杜甫《春望》:两首诗均描绘了春天的景象,但方岳更多体现内心的忧愁,而杜甫则表现出对国家命运的关怀。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选》
  • 相关学术论文和研究书籍。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过申州作 收两京后还上都兼访一二亲故 江州送李侍御归东洛 送崔拾遗出使江东 送卢评事东归(一作戴叔伦诗,题云送友人东归) 冬夜泊僧舍 忆故山 赠功成将 阳亭言事献漳州于使君 陪胡中丞泛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生不逢场 矜诬 万红千紫 青字旁的字 负衡据鼎 梅额 月字旁的字 三夫之言 娟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老马恋栈 牛字旁的字 私字儿的字 披怀虚己 一面之荣 奉天承运 日字旁的字 包含鞅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