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奉天殿早朝(二首)》

时间: 2025-05-06 01:54:17

诗句

锦裆绣帽列金挝,玉节龙旂拱翠华。

甘露欺霜凝紫液,卿云如盖结丹霞。

莺声近隔宫中柳,骏骑遥穿仗外花。

圣主直教恩泽遍,香罗先到小臣家。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1:54:17

原文展示:

奉天殿早朝(二首)
作者:杨基 〔明代〕

锦裆绣帽列金挝,
玉节龙旂拱翠华。
甘露欺霜凝紫液,
卿云如盖结丹霞。
莺声近隔宫中柳,
骏骑遥穿仗外花。
圣主直教恩泽遍,
香罗先到小臣家。

白话文翻译:

在奉天殿的早朝中,身着锦绣衣裳、帽子的人们排列在金色的鼓旁,玉制的节杖和龙形的旗帜环绕着翠绿的华盖。甘露如同霜雪般凝聚成紫色的液体,云彩如盖,结成了绚丽的丹霞。黄莺的歌声在宫中的柳树间近乎隐约,骏马在花丛中远远穿行。圣主的恩泽普及四方,香罗早已送到小臣的家中。

注释:

  • 锦裆绣帽:指华丽的衣服和帽子,体现官员的身份。
  • 金挝:金色的鼓,象征着朝廷的威严与庄重。
  • 玉节:古代官员的节杖,象征权力。
  • 龙旂:龙形的旗帜,象征皇权。
  • 甘露:指天降的甘露,象征恩泽。
  • 卿云:指云彩,形容美丽的天空。
  • 丹霞:指红色的云霞,象征美丽的自然景象。
  • 香罗:一种细腻的丝绸,象征富贵和荣华。

典故解析:

本诗中涉及的“甘露”常常用来形容君主的恩泽,如《诗经》中提到的“甘露”即为君主施恩的象征。同时,龙作为中华文化中的象征,常常与皇帝、权力相联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杨基,明代诗人,字景安,号蓬山,江苏人。他的诗风兼具豪放与细腻,常描写山水、宫廷生活及士人的情怀,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明代,正是盛世繁华之时,作者以此诗描绘了早朝的盛况,体现了朝廷的威严与君主的恩泽,反映出当时政治的安定与繁荣。

诗歌鉴赏:

《奉天殿早朝》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示了明代早朝的庄严与华丽。诗的开头用“锦裆绣帽列金挝”描绘了官员们的华服,给人一种视觉上的震撼。接着“玉节龙旂拱翠华”则表现了皇权的神圣,龙旂的出现更是强化了这种权力的象征。

在自然景象的描写中,作者使用了“甘露欺霜凝紫液”和“卿云如盖结丹霞”的比喻,展现了早晨的美丽与神秘,营造出了一个富有诗意的氛围。此时,莺声和骏骑的描写则让人感受到生机与活力,仿佛置身于这个充满朝气的场景中。

最后两句“圣主直教恩泽遍,香罗先到小臣家”更是将诗意推向高潮,表明君主的恩泽遍及天下,体现了政治的关怀与温暖,令人感受到一丝温情。整首诗通过精致的意象和对比,反映了明代的繁荣和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时也展现了诗人对国家和社会的关切。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锦裆绣帽列金挝:描绘了早朝时官员们的华丽服装,形成了一幅生动的场景。
  • 玉节龙旂拱翠华:玉节和龙旂环绕着华盖,象征着皇权的威严与庄重。
  • 甘露欺霜凝紫液:甘露的美丽与霜凝聚的景象,寓意自然与人文的和谐。
  • 卿云如盖结丹霞:云彩如盖,红霞缭绕,营造出一种美丽的自然氛围。
  • 莺声近隔宫中柳:黄莺的歌声在宫中隐隐传来,生动表现了清晨的宁静与和谐。
  • 骏骑遥穿仗外花:骏马在花丛中穿行,象征着生机与活力。
  • 圣主直教恩泽遍:君主的恩泽普及四方,展现了对人民的关怀。
  • 香罗先到小臣家:香罗的到来,象征着富贵与荣华,表明政治的温暖。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甘露欺霜”,将甘露比作霜,增加了诗意的层次。
  • 对仗:诗中多处使用对仗,如“莺声近隔宫中柳,骏骑遥穿仗外花”,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现了对帝王盛世的歌颂,展现了朝廷的华丽与君主的恩泽,同时也反映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期盼与向往。

意象分析:

  • 锦裆绣帽:象征荣耀与权力。
  • 玉节龙旂:象征皇权的尊贵。
  • 甘露:象征君主的恩泽与关怀。
  • 卿云丹霞:自然的美丽,象征着和谐与富饶。
  • 莺声骏骑:生机与活力的体现。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金挝”指的是:

    • A. 金色的鼓
    • B. 黄金饰品
    • C. 金色的旗帜
    • D. 金色的器皿
  2. “甘露”在诗中象征的是:

    • A. 自然现象
    • B. 君主的恩泽
    • C. 雨水
    • D. 花香
  3. 诗中提到的“香罗”主要代表:

    • A. 富贵
    • B. 清香
    • C. 服装
    • D. 生活

答案:

  1. A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早发白帝城》
  • 王之涣的《登鹳雀楼》

诗词对比:

  • 李白《早发白帝城》:描绘自然与朝气蓬勃的景象,表达对人生的感慨。
  • 王之涣《登鹳雀楼》:同样展现了壮丽的自然景观,但更多的是对人生境界的追求。

参考资料:

  • 《明代诗人研究》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诗经与后世诗歌的影响》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早稻 秋兴三首 其三 题宣州后堂壁四首 和立之消梅 冒雨归饮酒 春雨中偶成四首 二十二日立秋夜行泊林皇港二首 其一 二月三日舣舟徐城戏呈戚郎 夜泊 九月一日有作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发谪 搭搭撒撒 单人旁的字 人字头的字 叶结尾的成语 見字旁的字 贪盗 羽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马革盛尸 下学上达 黑字旁的字 玉训 鬼画符 瓜字旁的字 心口如一 新发于硎 胡吹乱嗙 包含聒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