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5:22:4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5:22:43
戏题山庵二首
作者: 刘克庄
封高四尺宁从险,穴锢三泉岂不愚。
客过唐陵悲石马,盗穿秦冢得金凫。
蛩吟不必人歌挽,鸡絮那无客吊孤。
自作铭诗差实录,免教人谤退之谀。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山庵的感慨。尽管庵高达四尺,依然宁愿面临险峻的环境,也不愿隐藏在三泉之中,这难道不是愚蠢吗?有客经过唐陵,感叹石马的悲哀;盗贼则在秦冢中挖掘,得到了金色的凫。蛩虫的鸣叫不必借助他人的哀歌,鸡毛飘零又岂会有人来为孤独者哀悼?我自己作铭诗只是为了记录真实,免得他人借此谤我,退我之谀。
作者介绍:刘克庄,宋代诗人,字景舜,号夷甫,性情豪放,擅长诗词,作品多反映士人的情怀和对历史的思考。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动荡的时代,诗人感受到历史的悲凉与个人的孤独,试图通过诗歌表达自己的思想与情感。
这首诗通过描绘山庵的高耸和隐居的愚昧,反映出诗人对人生选择的思考。诗人首先以“封高四尺宁从险”开篇,表达对高处险境的选择,反映出一种勇敢与不屈的精神。接着提到唐陵与秦冢,诗人以历史的悲剧揭示人们对物质的追求是多么的无意义,盗贼的贪婪与石马的哀伤形成鲜明的对比,表现出对历史的深刻思考。
诗中的“蛩吟不必人歌挽”一句,彰显了诗人对孤独与自由的理解,强调自我表达的重要性,拒绝他人的同情与哀悼。最后两句则表明诗人希望以自己的诗作记录真实,免受他人谤言与谄媚的影响,表现出一种清醒而坚定的个人态度。
整首诗结构紧凑,情感真挚,通过历史与现实的对照,展现了诗人对人生价值的深刻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思想围绕着历史与个人的选择,强调自我价值与真实的表达,反映出诗人对人生的思考与对历史的批判。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封高四尺”是指什么?
A. 山庵的高度
B. 石马的高度
C. 秦冢的高度
D. 蛩虫的高度
诗中提到的“唐陵”象征什么?
A. 富贵
B. 悲哀
C. 喜悦
D. 忘却
“自作铭诗差实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态度?
A. 对历史的漠视
B. 对个人真实的追求
C. 对他人评价的关注
D. 对财富的渴望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