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7:10:5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7:10:51
和丘员外题湛长史旧居
萧条历山下,水木无氛滓。
王门结长裾,岩扃怡暮齿。
昔贤枕高躅,今彦仰知止。
依依瞩烟霞,眷眷返墟里。
湛生久已没,丘也亦同耻。
立言咸不朽,何必在青史。
在萧条的历山脚下,水流与树木清澈而无杂质。
王门前的长袍飘逸,山岩之间的门扇在黄昏时分显得格外宁静。
昔日的贤人曾在这里安眠,而今的英才也只可仰望其所知的止境。
依依恋恋地注视着那烟雾缭绕的山霞,眷眷思归于故里。
湛长史早已去世,丘员外也同样感到羞耻。
立下的言论都是不朽的,难道非得留在青史上?
作者介绍:于頔,唐代诗人,以其清雅的诗风和深邃的思想受到后世推崇。他的诗作多描绘自然景观和士人的情怀,常常流露出对历史的感慨和对人事的思考。
创作背景:这首诗是于頔在游览湛长史的旧居时写的,表达了他对历史人物的敬仰以及对身世的思考。在唐代,文人之间的交往和对历史的追溯是常见的主题,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观,抒发自己对过往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思索。
这首诗通过描绘湛长史的旧居,展现了诗人对历史的深刻思考和对人生态度的反思。诗的开头就以“萧条历山下”引入,营造出一种寂静而清冷的氛围,突显了时间的流逝和环境的变化。接着,诗中提到“王门结长裾”,通过对比王门的显赫与周围的自然景色,反映出诗人对权贵生活的思考和对士人理想的向往。
在描绘昔贤与今彦时,诗人表达了对历史人物的崇敬,同时也感慨如今的英才似乎难以超越前人。最后的“立言咸不朽,何必在青史”则是对历史名声的反思,强调了内在的价值比外在的名声更为重要。这首诗不仅表现了自然的美,更深刻地反映了诗人对历史和人生命运的思考,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哲学深度。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全诗反映了对历史人物的怀念和对人生价值的思考,强调内在品质和思想的重要性,超越了表面的名声与地位。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该诗的主题主要是?
A. 对权力的追求
B. 对历史人物的怀念与反思
C. 对自然景观的描写
“依依瞩烟霞”中的“依依”指的是什么?
A. 忧伤
B. 恋恋不舍
C. 欢快
诗中提到的“湛生”是谁?
A. 诗人本人
B. 历史人物湛长史
C. 现代学者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