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10:01:0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0:01:06
登黄山
鲁宗道 〔宋代〕
三十六峰凝翠霭,
数千馀仞锁岚烟。
轩皇去后无消息,
白鹿青牛何处眠。
这首诗描绘了黄山的美丽景色:三十六座山峰被青翠的云雾笼罩,数千尺的高峰仿佛锁住了山间的烟雾。自从轩辕帝离开后,山中再无他的消息,白鹿和青牛又在哪里安眠呢?
作者介绍:鲁宗道是宋代的一位诗人,生于南宋时期,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常常以山水为题材,体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的感悟。 创作背景:诗作可能是在鲁宗道游览黄山时所作,表达了他对这片美景及其历史文化的思考与感慨。
这首《登黄山》凝聚了诗人对自然的深切感受与历史的沉思。诗的开头以“三十六峰凝翠霭”描绘出黄山的宏伟与秀丽,整个山脉在云雾的笼罩下,显得更加神秘而宁静。这种自然景观不仅仅是对黄山的赞美,更是对人生哲理的思考。接着,诗人提及轩辕帝的离去,暗示人类历史的无常与对过去的追忆。最后一句提到“白鹿青牛”,将诗人对仙境的向往与对人生的思考融合在一起,表达了对理想境界的渴望与对世事无常的感慨。整首诗以简练的语言和清晰的意象,传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类历史的思考,具有很高的欣赏价值。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诗歌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赞美、对历史人物的追忆以及对理想境界的向往,情感基调兼具悲凉与美丽。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轩皇”指的是哪位历史人物?
“三十六峰凝翠霭”中的“翠霭”指的是什么?
诗中提到的“白鹿青牛”象征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